項目涉及環節多種多樣,牽扯的部門更是多達幾十個。
物資調撥,火車車皮,銷售網絡。
每件工作都需要蓋無數的章,和無數的主管上級打交道。
別說普通人難以完成。
就算燕京農機廠這樣的數千人大企業,同樣要麻爪。
唯有這群高幹子弟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完成這些複雜的工作。
次日。
吳紅兵和薑衛國分頭行動。
尋找能夠幫忙完成項目的哥們,姐們。
薑衛國親自跑了一趟輕工業部大院。
找人疏通關係,調撥各類食品機械。
吳紅兵則是去了鐵道部大院,聯係車皮的事情。
他的人脈圈子都在機械工業部和部隊大院。
主管食品的部門則是輕工業部。
隔部如隔山。
隻能讓薑衛國去協調。
一個月過去了。
方林對於這幫幹部子弟的能力,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神通廣大。
國有工廠幾年都幹不成的事情,落到這些人手裏,不到一個月就能搞定。
美味食品廠的事情定下來了。
擔任燕京無線電廠總廠廠長的吳有亮,將已經廢棄的四分廠批給吳紅兵搞第二個小集體。
兩台用來加工,灌裝紅腸的設備。
將在下個月,通過鐵路車皮運送到燕京。
直接跨省調撥。
速度快到不像七十年代。
不久,吳紅兵找到方林匯報進展。
薑衛國這邊搞定了燕京的一家肉聯廠和一家麵粉廠。
隻要搞出成品,兩家企業將為食品廠提供生產所需各種材料。
物資部門的條子也拿到了。
剩下的問題隻有設備改造。
車間裏。
吳紅兵帶著一群關係親近的小兄弟,一眨不眨地看著方林工作。
近水樓台先得月。
首先調過來的自然是方麵便設備。
上個月,眾人吃了一回國產方便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