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和我們有什麽關係,搞科研不是要投入很多的錢?”
聽了沒幾句,李秋月又糊塗了。
科研部門有創匯任務,這和李秋月個人發財又有什麽關係呢?
對於李秋月的不學無術,宋秘書早已見怪不怪。
用他的話說,李秋月有小聰明,但沒有大智慧。
幹點小生意糊口尚可。
想要抓住時代發展的這股東風,利用好經濟改製帶來的各類商機做大做強,成為一名合格的商人,基本上沒戲。
成功商人不但要懂得察言觀色,更要善於發現各個新聞報道,電視節目背後隱藏的各種生意契機。
這一點,方林做得非常好。
沒和方斌打過幾次交道,依舊不妨礙宋秘書對方林的欣賞。
任何機會落到方林眼前,方林都會毫不猶豫地將它牢牢地抓到手裏。
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擴大生意領域。
同時,方林始終與各部門保持良好關係,既懂得掙錢,更懂得讓利。
有舍才能有得。
通過主動讓利,獲得足夠多的聲譽和人脈關係。
港城當地的商業大佬,企業巨子為什麽熱衷於參加各類慈善活動。
他們是真的喜歡樂善好施嗎?
不不不。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字。
名。
名利雙收,名在前,利再後。
有了名譽,何愁生意不上門。
“李小姐如果實在想不明白的話,我建議效仿方林,他做什麽,你就跟著做什麽,模仿方林,學習方林,至於超過他……”
說到這,宋秘書自嘲地搖著搖頭。
“讓我學習模仿方林?”
李秋月越聽越糊塗。
嚴重懷疑宋秘書在說胡話。
宋秘書苦口婆心道:“方林懂得抓住機會,能夠準確地嗅到財富的味道,內地的商業格局和港城不同,即便是我,都做不到像方林這樣先知先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