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我是不是可以這麽理解,我在星條國成立一家具有進出口資質的貿易公司,向你的公司采購商品,然後在星條國本土進行包裝更改,從夏國貨變成本土貨?”
星條國民眾對於小櫻花的厭惡由來已久。
用夏國成語來描述。
小櫻花屬於得知便猖狂。
仗著星條國給的戰爭紅利,小櫻花的整體實力迅速恢複到戰前水平。
由於是海島國家。
海外貿易成為小櫻花發展的重中之重。
恢複實力的第二年。
小櫻花大力扶持本土紡織業,大批廉價紡織品進入星條國,一件襯衫的價格隻要1美元。
不到兩年的時間,星條國紡織業被小櫻花衝擊的節節敗退。
進而引發了小櫻花和星條國的第一輪貿易危機。
史稱“1美元襯衫事件”。
為保護本土紡織工業。
星條國強迫小櫻花簽署了棉紡織品協定,取得了貿易戰的最終勝利。
豈料。
嚐到甜頭的小櫻花又出奇招,開始大力扶持家電行業,冶金工業,繼續對星條國製造業進行商業衝擊。
同時,小櫻花從棉紡織品協定發現漏洞。
用化學合成纖維技術,取代紡織品當中的天然毛,棉,麻。
這番騷操作氣的星條國跳腳大罵。
時代不同,星條國的應對方針也跟著發生變化。
五十年代初期。
星條國如日中天,蘇熊尚未形成對西方的全麵威脅。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蘇熊變成了能和星條國互掰手腕的超級大國。
實力相同的情況下,周邊盟友的地位,一下子變得高了起來。
麵對小櫻花的商業入侵,星條國也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眼。
一方麵,星條國需要大量的廉價商品。
另一方麵。
小櫻花發展得越好,越能協助星條國在亞太地區對抗蘇熊和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