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門口聚攏著一大群過來看熱鬧的青工。
聽說方林要手工製造電風扇。
散落各地的小集體職工呼啦啦地圍了過來。
擔心影響方林工作,吳紅兵將人全都擋在門口。
隻能遠觀,不許進去。
“都別擠我,讓我看看!”
“這個方師傅到底行不行啊,我怎麽感覺這麽玄乎呢?”
“丫的,哪個孫子偷襲我弟弟?”
“別吵了,都給我小點聲!再敢咋咋呼呼,都給我滾蛋!”
車間內。
方林手拿鐵剪刀,動作頗為生疏地裁剪鐵皮。
前一世。
方林和這群年輕小夥子一樣,也都過過苦日子。
特別是八十年代。
屬於科學家的至暗時刻。
科研經費不足,大批科學人才下海經商。
社會上飄**著諸如,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
拿手術刀比不上剃頭刀。
為了糊口養家,籌集科研經費。
方林除了不會生孩子,剩下的啥都會。
有一段時間。
方林和同事們甚至開了個小吃鋪。
取名,科學小吃店。
“小吳,讓大夥進來,不湊近了看,怎麽掌握製造電風扇的原理。”
裁剪出大小不一扇葉,方林抬頭發現人都聚在門口。
“好咧。”
吳紅兵第一個走到方林身邊。
“看到了吧,電風扇沒你們想得那麽高端,沒有專業塑料,專業機械,鐵剪刀和鐵皮也能造出扇葉。”
方林一邊說,一邊要來紙筆,將流程清楚地寫在紙上。
隨後。
方林拿起砂紙,手工打磨扇葉毛刺和鋒利處。
“製造電風扇,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流程,第一個,製造扇葉,外殼,扇體。”
“第二,纏繞線圈,電熔連接”
由於不是專業的電風扇廠,這裏自然找不到纏繞銅線圈的設備。
因此,需要采取手動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