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一年前的事,喜歡國畫的沐陽幾次念叨要去永樂宮,目的是觀摩學習永樂宮的繪畫技法,他聽國畫班的老師講,永樂宮的線條技法登峰造極,最長的一根線條三米多長,一氣貫通,哪怕你把牆麵看穿,也看不出繪出這麽高難度的線條古人是怎麽做到的。還有永樂宮的人物造型,個個不同,真人一般,集吳道子以來的中國線描藝術之大成。等等。沐陽被老師講的心動,央求爸爸一定要去一次。
趁著休假,俞大猷一家三口去了芮城縣。去之前,俞大猷沒怎麽往心裏擱,一跨進永樂宮主殿,他立刻驚呆,隻見滿牆彩雲翻滾,颯颯風動,大神們次序井然,或坐或立,華服博帶,場麵宏大。再看眾神麵容,似常人又非常人,奇異者如八戒、風神雷神二十八星宿等,不怒自威,震懾八方。俞大猷看的目瞪口呆,折服於元代民間畫匠高超的藝術水準。
勾陳大帝在永樂宮的北牆,出於保護的需要,後窗避風不開,光線暗,這樣反而襯托勾陳大帝的威武,但見他端坐龍椅之上,頭戴冠冕,海青色大袍,腰係釘著珠翠的博帶,手持碧玉色笏板,帝王之相呼之欲出。他身側的仕女,淺笑盈盈,即使風靡世界的蒙娜麗莎,與之相比也要遜色百倍。
那天看過永樂宮,俞大猷覺得,不是領兒子來學習的,而是給自己狠狠上了一課,回家惡補了道教文化知識,方知永樂宮壁畫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更對素來陌生的勾陳大帝敬仰膜拜。
“‘勾陳’是中國人心中的戰神,在古代道教中,他主管天下兵戈之事,這個名字真是太有創意了!”
“你看,我就知道說到你心坎裏。”
這次輪到俞大猷一笑。
“不過,‘勾陳’遇到了麻煩。”
“什麽呢?”
“‘勾陳’首先是一種類似於盾構機筒體的部件結構,分為五節筒體,這個筒體的設計理念突破了先進材料的邊界,一旦材料改變,筒體製造異乎尋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