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逐日

第33章 維修工

字體:16+-

車間裏白氣縷縷,那是馬一錘和技工們幹活時沉重的呼吸,盡管冷,他們還是穿著單衣搶修2.0液壓卷床。他們也可以雇傭維修人員,但這樣一來,車間的運行成本就高了,月底成本核算,財務部又扣這又扣那的,為了省錢,他們就自己動手。

俞大猷遠看著一車間幹活,心裏五味雜陳:東方的人,哪一個出去不是搶著要,他們也知道外麵的**大,可他們和東方感情深,不願走。就拿一車間這些人來說,最有資本走的是馬一錘,俞大猷知道一點底細,兩廠合並之初,他曾經也產生過離開集團的念頭,那時候,外麵來撬他的私企多的是,開出的薪酬比工資多好幾倍。馬一錘動了心,關鍵時刻,他的老父親說話了,老父親把他叫到跟前,說,“學勇啊,凡事別顧看眼前,要放長遠,廠子現在不景氣,不代表永遠不景氣。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愛走誰走,你等著廠子緩過勁兒來。”馬一錘是孝子,不太讚同老父親的觀點,也不敢頂嘴,幹聽著。知子莫若父,老人家豈看不出馬一錘的心理活動,又說,“人啊,不能忘恩。舊社會那會兒,我在廠裏幹活,沒少受氣,人家不拿咱中國人當人,但凡有點技術的活,都不讓咱沾邊,咱就是出苦大力。想學點技術,得長心眼,偷。解放了,廠子是國家的,工人翻身做主人,國家鼓勵咱學技能,想學什麽學什麽。給咱發工資,分住房,腰板挺直溜的,咱一個老百姓,還想咋的?如今廠子有難了,不尋思怎麽給廠子拉回來,一個個都想撤杆子,這不是拆台呢。”老父親的話,戳中馬一錘的心窩子,想自己初中畢業就進廠,學技術,才有了今天。沒有廠子,自己學習地瓜一個,到了社會上,能幹啥,搞不好成了二流子。

老父親一勸,馬一錘也狠不下心走,留了下來。後來,當年拉他出去的人,都在私企裏混得不錯,管著人,有吃有喝,老板還打板兒供起來恭敬著。馬一錘呢,仍然是馬一錘,頂多是當了個車間主任,照樣幹活,拿微薄的工資。但他沒有橫向對比的失落,整天樂嗬嗬的,該幹啥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