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喝了這些街坊鄰居也很給麵子,第二日一早便聚到了趙家的院子之中。
紛紛詢問這釀酒是怎麽個章程。
趙興安看亂哄哄的不成樣子,就高聲說道。
“這釀酒可是個力氣活,一開始也用不了這麽許多人,不過我感謝眾位捧場。”
“但是請各位放心,等到我的買賣做起來,必然不會忘了各位的好。”
大家也能理解。
其實不少人今日過來就是想要看看趙興安,是準備怎麽樣做買賣。
畢竟之前趙興安惡名在外。
所以很多人不是真心實意想來幫忙,無非就是趁這個機會湊個熱鬧罷了。
這時候便見到一個中年人推了一把麵前的壯小夥。
“趙公子昨天吃了你的酒,今日別把我家小子送過來。”
“賴好能夠學門本事,我也能夠放心了。”
趙興安一看,這人名叫劉進喜,是當地衙門口的差役。
他家一共有三個兒子。
老大已經入了宮門當差,老二借著他的關係給縣太爺當個轎夫。
隻有這小兒子剛剛成年,如今還沒個差事。
趙興安當下一抱拳。
“劉叔放心,隻要我的買賣能夠做下去,我竟然會讓三郎學門好手藝。”
他家老三就叫劉三郎,簡單好記。
其他人紛紛也把自己的兒子留了下來。
趙興安當然知道他們打的什麽主意。
這年頭的生產力不怎麽樣,每畝田一年到頭,不過打個二三百斤糧食。
有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給他留下的清一水兒全是十五六的年輕人。
很明顯,學不學本事無所謂,有人管飯,他們自然樂意。
隨後眾人紛紛打過招呼,院子裏麵留下了七個少年人。
當下劉三郎開口問道。
“趙公子,咱們今天開不開工?”
趙興安點了點頭。
“既然人來了,那咱們今天自然算開工,一會兒咱們先吃喝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