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裏木戀歌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字體:16+-

在農場,人們感覺到三秋拾花是一年之中過得最快的日子。從天不亮就起床,草草吃了早飯後就立即下地趕緊拾棉花,直到天黑了才往家裏去。一晃十天半月過去了,拾花的人竟然在不知覺中度過去。

因為李春華的地裏缺少拾花勞動力,鍾海濤和劉蘭蘭就一起在她地裏幫助拾花。可能是因為有劉蘭蘭在身邊經常與他聊天的緣故,鍾海濤對方銳的思念之心漸漸淡化了,這讓劉蘭蘭很高興,她看得出,鍾海濤漸漸從失戀的陰影裏解脫出來,不再像過去那樣見到誰都不想說話了,久違了的笑容也時常顯露在他臉上了。

李春華地裏的棉花拾的差不多了,鍾海濤和劉蘭蘭的任務花也早已完成了。按照和鍾海濤的約定,劉蘭蘭除了天黑之前去接運承包戶的棉花外,又要繼續開始自學了。

這天晚上,劉蘭蘭又拿著語言文學自修大學課本來到鍾海濤家,指著課本上的一段話去請教鍾海濤。

鍾海濤接過來一看,是唐太宗的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鍾海濤解釋說:“這段話的意思是:‘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整齊衣帽,將曆史作為鏡子,可以觀察到曆朝曆代的興衰,將人比作一麵鏡子,可以知道自己行為的得失。’”

鍾海濤害怕劉蘭蘭聽不明白,就繼續給她講述這段話的來曆:魏征是隋末唐初著名的政治家,他盡心盡力地輔佐唐太宗十七年,始終以直言規勸他為自己的責任,有時甚至觸犯了皇帝的顏麵也據理力爭,阻止或糾正了唐太宗許多錯誤行為和主張,為唐朝的繁榮也就是“貞觀之治”的形成和鞏固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魏征去世之後,唐太宗傷心地說:“以銅作為鏡子,可以端正衣冠;以曆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國家的興亡;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現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麵很好的鏡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