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務上工作了多年的劉蘭蘭知道,在這樣持續低溫的天氣裏,即使分場領導還沒下達通知,也要做好中耕前各種準備工作了。所以,她特地起了個大早,準備檢修中耕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葉,塔裏木河沿岸各農牧團場雖然製定了許多改革承包措施,但大型機車以及相配套的農機具仍由各分場統一管理、統一調配。輪式拖拉機一車為一組,一組三人,一個組長,一個駕駛員,還有一個是農具手。從字麵上分析,要,車組長當然是“領導”,駕駛員主要是負責田間作業或物資運輸,農機手主要任務是跟班檢修機車。農忙或是情況特殊時,有過硬技術的農具手也可上機車進行田間作業。鏈式機車也是一車為一組,一組四人。因為鏈式機車組開荒造田或是犁地整地耙地等作業比較多,有時還要通宵達旦地開荒造田,所以比輪式機車組多安排了一人。
在劉蘭蘭輪式機車組的三人當中,劉蘭蘭是組長,鍾海濤是駕駛員,因此,方銳曾經和鍾海濤開玩笑說劉蘭蘭是他的“領導”,這話也不算過分。因為那時候的每個機車組長雖然算不上是什麽官,但也是各分場領導研究後才任命的,機車組長有權決定和組合自己的機組人員。所以,有的青年機務職工如果不好好幹工作,就沒有機車組長願意接收。而如果每個機車組長都不願意接收的話,那也可以意味著這個機務工人將失去了在機車上工作機會的。劉蘭蘭的機車組上除了駕駛員鍾海濤,還有一名農機手張大中,人長得較胖,端起飯碗來不吃三大碗是放不下碗筷的。不僅如此,張大中的悟性也比較差,語言表達也不是十分流暢。他父母是兵團第一代職工,那年夏天在塔裏木分場開墾荒地,他父親躺在不遠處的沙包下麵休息時,天黑,駕駛員視線弱,被推土機埋在沙包裏,第二天早上大家看不到他了,便四處尋找。此時有人才想起他曾經向不遠處的沙包走去,應該在那裏休息。於是大家急忙用推土機推去沙土找到他時,發現他已經死亡了。後來五一農場黨委在處理這件事情時,詢問他母親有什麽要求,他母親便提出讓兒子接替父親,繼續在機車上工作。於是,張大中便上了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