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蕭恒決定攻打魏國,並不是頭腦一熱,一時興起,而是早就猜到了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
秦朗眯起眼睛,再次覺得蕭恒不簡單。
蕭恒率先對魏國動武,還真不是一時興起。
一方麵是因為魏國派人暗殺他,惹怒了他,另一方麵則是之前做大周鎮關侯的時候,他就有心想要將魏國吞並。
但慕容景婦人之仁,在他即將攻破魏國城池之際,連發十三道手諭將他召回。
從那以後,魏國俯首稱臣,歲歲納貢,要多老實就有多老實。
蕭恒也因此沒有了對魏國動武的借口。
但現在,他被大周女帝陷害,不得不叛出大周,魏國國主卻以為他勢單力孤好欺負……
那他可得去魏國國主跟前,讓魏國國主好好瞧一瞧,他到底是不是好欺負的。
魏國這座邊關城池,對魏國國主的忠誠度並不高,所以,蕭恒的人沒有為難他們,他們也很快適應了自己頂頭上司易主的事實。
甚至原本守城的士兵還主動將他們的鎧甲裝備送給了蕭恒的人。
雖然這些裝備看起來都很破舊,但對蕭恒帶來的那些部落之人而言,這已經是他們目前為止接觸到的最珍貴的東西。
蕭恒進了魏國的邊城並沒有急著深入魏國腹地,而是在邊城停留了幾天。
觀察這座城池原本的百姓是否真心投誠。
蕭恒觀察了三日,三日後,確定這座城池的百姓絕對沒有二心時,蕭恒留下了秦朗等部落骨幹管理邊城,又留了一些自己人給秦朗他們用,這才帶著剩下的散裝隊伍重新上路。
三千玄甲軍和三千白馬義從神勇非常,但魏國勝在人數眾多。
在接連被三千玄甲軍和三千白馬義從攻破了幾座城池之後,魏紹將大量兵力集結在魏國的要塞虎峪關。
虎峪關易守難攻,當初蕭恒打下虎峪關都費了不小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