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網上也是一片沸騰,對於藍星科技的舉動,大多數人表現出了極高的支持率。
“小醜竟是我自己”成了許多人的口頭禪。
一名著名企業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騰訊一直在強調自己是創新者,可他們的所作所為總是更像模仿者,這件事讓我開始思考,作為一個大公司,最重要的是什麽。”
年輕人更是興奮不已,一位遊戲設計師在網上留言:“這下子,我覺得我的創意終於有地方施展啦!我要找個好項目,然後投稿給藍星科技!”
在這些變化之中,最受影響的可能就是普通玩家了,許多人驚覺,原來那些被冠以“新遊戲”之名的產品,很有可能就是換了個皮囊的舊遊戲。
失望之餘,玩家們開始尋找真正有新意的遊戲,整個遊戲市場迎來了一次洗牌。
有意思的是,藍星科技在這段時間裏並沒有趁機擴張。
他們反而在收縮戰線,專注打磨自己的創新產品,這種沉著冷靜的態度,贏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一個月後,騰訊的股票應聲下跌,市值蒸發上百億。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藍星科技的股價卻在穩步上升,屢創新高。
一位證券分析師指出:“藍星在這場官司中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具有創新能力和責任擔當的企業,他們的崛起,代表著中國科技產業的巨大進步。”
在這場風波中,藍星科技的名聲可謂一戰成名,不僅在科技界,甚至連普通民眾都對這家公司刮目相看。
在一場科技座談會中,有位政府官員直接點名:“藍星科技的表現,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在今後,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應該有這樣的創新精神和法律意識。”
在政策的推動下,藍星科技開始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優惠政策。
當地政府甚至專門設立了一個“藍星模式”創新示範區,吸引更多企業加入創新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