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靈一襲白衣勝雪,負手靜立於蒼鬆翠柏之下,衣袂隨風輕輕飄動,散發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
對麵的法明住持身著一襲明黃色的袈裟,寶相莊嚴,雙目微闔,手中的念珠緩緩轉動,似在默誦經文。
二人相對而坐於石桌兩側,石桌上擺放著一套古樸的茶具,茶香嫋嫋升騰而起,縈繞在二人之間,然而這看似靜謐祥和的氛圍中,卻彌漫著劍拔弩張的論道之氣。
法明住持率先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他聲若洪鍾,目光堅定而深邃,仿佛能洞悉世間萬物的善惡因果:“張居士,老衲以為人性本善,恰如那璞玉蒙塵,雖被世俗的汙垢所掩蓋,但隻需加以善念之拂拭,耐心地勸導那些迷途之人,喚醒其內心深處潛藏的良知,便能使其不被欲望之淵無情地吞噬。我佛慈悲為懷,當以救贖眾生為念,秉持著普度眾生的宏願,不辭辛勞地引導世人走向正道,此乃佛門正宗之法,亦是我等佛子應盡之責,方是修行之正道所在。”
張顯靈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羈的輕笑,那笑容中仿佛蘊含著對世間常理的獨特見解和超脫世俗的灑脫:“住持所言差矣。在張某看來,人性本惡,貪嗔癡恨愛別離求不得,這些惡念皆是與生俱來,深植於人心之中。若隻是一味地強行壓抑,猶如築堤堵水,表麵上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終有決堤之時,屆時將引發更為猛烈的災禍。唯有疏之,使其念頭通達,坦然地正視內心諸般妄念,方能不被心魔所困擾,尋得內心的安寧與解脫。”
法明住持微微皺眉,雙手合十,口中輕聲念誦了一句佛號:“居士這般言論,豈不是在縱惡?若人人皆順應自身的惡念行事,這世間必將陷入無盡的混沌與黑暗之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屆時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