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課開始前,趁著有兩天休息時間,五人小分隊約好了一起去道觀求簽。
這次的提議是兩位女生提出來的。
溫知菱父母經商,對某些神佛方麵是比較相信的。
溫父溫母工作再忙,也會在年前抽出一天時間,專門去燒香拜佛,祈福誦經,平日裏香火錢也捐得大方。
白語晗家也是做生意的,她爸爸生意越做越大後,奶奶也更加注意這些方麵。
兩位女生多少有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倒也不是迷信,更像是給自己一種心理安慰。
正巧快過年了,兩位女生便達成一致,想去求簽。
將此提議告訴三位男生時,曾昀璟是最積極的那個。
他興奮道:“好啊,我早就想去了!”
拜佛、求簽、祈福這種事兒,謝老爺子和謝老夫人每年沒少去做。
還總要拉著謝澄去。
謝澄回回都拒絕,有時候還要大言不慚地說著別搞封建迷信這種話。
謝老夫人聽完這話後,總要往他身上狠狠捶幾下,讓他趕緊“呸呸呸”。
緊接著還要雙手合十,對著天空“阿彌陀佛”幾聲。
她總是教訓謝澄說:“菩薩靈的呀,你小時候體弱多病的,我去永安寺吃齋念佛,求菩薩保佑,你看你現在,多健康。”
永安寺受謝家的香火,謝老太太從謝澄出生開始就誠心禮佛。
不求錢財,隻求孫子健康平安。
謝澄的名字也是院裏的住持賜的。
住持算了他的生辰八字,五行缺水。
佛教中有“心如水澄”一說,住持賜名,單字一個澄。
“澄”字具有以水為喻的容納之意,水容納萬物。
代表的是一種包容心態,接受萬事萬物,且純淨,無雜質。
謝老夫人總教訓他接受佛祖福澤多年,卻不知感恩。
而如今,在溫知菱提出要去求簽時,他卻點點頭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