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天剛蒙蒙亮。
水邊上隻剩兩艘扁舟被繩索係在岸上。
“三個小屁股,把船搞哪裏去了?”
江又信出了棚子,根本不用任何人給她回答,他心裏知道三個兒子去了哪裏。
“嗬,他江大龍就是土狗子學洋狗子叫!我倒要看看,他今天能打幾條魚回來!”
口裏數落著,臉上卻是帶出了幾分期許。
「五更裏來喲~陽雀子一呀一聲啼喲~
陽雀子喲~喚醒打魚呀人呐啊~
麻網子槳片都用上,一天之計在於晨囉~
撥開那船兒穿梭往,祖祖輩輩鬧洞啊庭囉嗨~
明月還在西山頂囉喲~
鮮魚呀打了幾十斤
大街小巷擔著賣
換回啦白米兩三升哪喲!」
水麵上,江家兄弟唱起漁歌。
這首《陽雀子喚醒打漁人》的洞庭船歌,是漁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岸上的人有雄雞報曉,嘹亮高亢的啼鳴聲中,開啟一天的勞作。
打漁人則是聽陽雀子的叫聲起床。
在文人的表達中,陽雀子“快快布穀”的悲聲,又稱子規啼血。「望帝春心托杜鵑」,哀痛之極。
在如今江家兄弟聽來,倒也從來不覺得如何困苦。
大哥選定了一塊水域河口。
江大龍指揮兩個弟弟,“趕緊隨我布陣!”
江一龍和江甲龍各自駕船帶著片網,呈蟹鉗之勢,分進合擊。
“咱們插這陣子,底下要插入泥,頂上要伸出水。你們千萬要用勁插緊,不然白忙一場!”
“好!”
江一龍雙手用力的握著竹竿往下戳,身體的重量都壓上去,還鼓著腮幫子憋勁。
江甲龍動作也差不多。
江大龍提醒:“你們兩個要用巧勁,不要把竹竿壓斷了!泥巴裏麵難免有大石頭,換點位置說不定避開石頭就插進去了!”
“曉得啦!”
二人忙活了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