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就在施工隊和開荒隊的辛勤勞作中度過了。
臨近傍晚時,寧白澄帶來了新的好消息。
“開荒隊伍在附近發現了另一處適合居住的穀地,”寧白澄眼中有著欣喜,“那裏比我們現在紮營的地方要大上一倍,周圍的山地地勢也更加和緩,可以開辟出大量的梯田!”
衍營如今所在的這處平原穀地約有五十畝,周圍可供開墾的平緩山地約在四百到五百畝,若是半數種植小麥,半數種植玉米,合計可收獲一百五十噸左右的糧食。
如果按照一年兩熟來計算,每年糧食產量大約三百噸。
但考慮到土地的輪種和輪休,糧食產量還要在三百噸的基礎上再打一個折扣。
正常人年均消耗糧食量在二百斤上下,供給整個衍城上下一千餘人所需的糧食便是一百多噸。
雖然勉強能做到自給自足,但距離周衍想要達到的糧食產量卻依舊相差頗多——畢竟,周衍想實現的是糧食販賣的規模化,遠不是每年餘下不足百噸糧食能夠滿足的。
“此處開荒完畢,便遣人過去繼續開墾荒地,”周衍緩聲開口,“務必在今冬之前完成全部荒地的開墾。”
寧白澄恭敬應聲,“是!”
說完了正事,寧白澄小心翼翼從懷裏抽出一張半折畫幅的水墨畫,雙手托著獻到神像掌心。
“神仙大人,一位病愈的信眾為感念神仙大人恩德,特繪製了這張畫,進獻於上。”
那是一張墨跡未幹的花鳥圖,枝頭鳥雀以工筆細致描繪,設色豔而不俗,多而不亂,花卉卻一氣嗬成,潑墨寫意。寥寥幾筆便繪出夾竹桃的神韻。
整幅畫麵溫潤而澄明,晶瑩剔透,獨樹一幟而浩氣長流,如春風化雨生機勃發,也如冰湖萬古一片清涼,頗有莊周化蝶,蝶化莊周,天地與萬物共生為一的獨特神性。
下一秒,神像掌心的畫卷便落進了周衍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