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開始關注山地營真正意義上的首戰。
當然,這不是一場公平的交戰,安南士兵已經拉得腿軟,雖然人數上是山地營的十倍,但戰力卻隻剩下了半成,而且經過反複襲擾之後,士氣接近崩潰的邊緣,幾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但即便如此,對於山地營的練兵意義也很重大,別看土人竟然發生大規模械鬥,但那和打仗是兩碼事,必須讓將士們適應戰場,而且首戰的對手不能太強,能贏就能樹立自信。
所以周宣絞盡腦汁的去削弱安南士兵的戰力,從而讓山地營萬無一失。
山地營自組建起,一直在進行隊列訓練,正是為大兵團正麵對決做準備。
遊擊戰能夠保存自己,最大限度的擊殺敵人,不過卻不能作為決定性的戰法,大兵團作戰始終都是殲滅敵軍主力的唯一出路,山地營也必須能夠上得了這樣的戰場。
周宣這種以近代戰爭為藍本組建的軍隊,基本上就是一個隊列方陣,前麵一排是軍官和老兵,以鼓舞全軍士氣,當前排戰死之後,後排自動填補空缺,始終保持著前線有充足兵力。
這就需要將士們有堅韌的戰鬥意誌和隊列水平,不然前排士兵戰死之後,後排就有可能崩潰,或者在填補空缺時出現隊形的散亂。
這也是周宣一定要山地營進行隊列訓練的原因。
此刻戰陣的優勢開始凸顯,前排士兵在馬燁和朱高煦的率領下,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麵,安南士兵胡亂的衝鋒過來,將會麵對從各個角度攻擊過來的武器,很快就被殺死。
踏著敵軍和戰友的鮮血,方陣勻速向前平推,無數刀槍交錯的聲音,伴隨著倒地士兵的哀嚎,以及刀鋒砍進骨頭的聲音,安南士兵逐漸開始潰散。
朱高煦表現極為神勇,雖隻有十四歲的年紀,卻臨危不亂,手中一把大刀上下翻飛,隻要碰到他的安南士兵,無不身首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