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國不久,一直是武人在打天下,文臣以李善長則以李善長為首,負責軍需內政,李善長實際上也是淮西勳貴一脈,所以文臣的存在感很低,也就有了武將壓倒文臣的狀況。
文人自古自視清高,怎可被粗鄙武夫踩在腳下?
所以文臣隻要抓到機會,就要對以淮西勳貴集團為首的武將展開攻擊。
藍玉私下養五百假子,實際上就是豢養死士,妥妥的謀逆大罪,禦史們正愁抓不到機會,有劉基這個領袖牽頭,必然聲勢浩大的討伐一番。
哪怕不能扳倒涼國公,也能讓他受到朱元璋的猜忌。
周宣站出來反對,眾人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怎麽出來一個叛徒?
他們不敢招惹一言不合就動刀的武夫,對同僚卻是強硬得很。
“周兄莫不是被武人收買了?”
“你我皆為飽讀詩書之人,竟然為殺胚粗鄙武夫說話,是何居心?”
“聽聞周兄最近上躥下跳,與那錦衣衛鷹犬來往頗深,怕是變節了。”
眾人七嘴八舌的指責,卻多為一顆私心。
劉基卻麵無表情,抬手示意眾人住嘴,問道:“你是何人?”
“下官七品禦史周宣,拜見中丞大人。”
周宣不卑不亢的行禮,最近和朱元璋打得火熱,皇帝都不怕了,麵對上官自然不會謹小慎微。
劉基頗為滿意,少年英才不能為權貴折腰,這才是禦史該有的風骨。
“你且說來,為何反對本官彈劾藍玉?”
“天下未定,大明需要藍玉,也需要武將,請大人以天下大事計。”
周宣鄭重說道,並未徹底點破。
劉基絕頂聰明之人,立刻領會其中含義。
別的文臣會有私心,為文臣集團爭奪利益,但劉基卻不會,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胸中目標是太平盛世,至於文武誰掌握話語權,那是朱元璋操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