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木又是被雞叫聲吵醒的。雖說晚上睡得有點晚,但在第一遍雞叫的時候,林木還是第一時間睜開雙眼,起床後,依舊是精神抖擻的模樣,這倒是得益於他這些年幹農活做工鍛煉了一副好身體的原因了。
起床後,林木把枕頭邊的書重新放好,雖然說很想接著看後麵的精彩故事,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眼下需要做的是什麽。不過經過昨晚的思考,他看待事的態度已經發生了細微的變化,隻是此時的林木還不知道罷了。
洗漱之後,跟母親聊了幾句的林木,拔了爐子的塞子,放開了火,把昨晚的魚湯熱了熱,和母親趁熱喝了。之後便出了門,因為那自行車暫時沒有還,林木就騎著去了趟家裏的責任田,看了看玉米長勢,又撿了幾穗嫩玉米,帶回了家裏。
林木家的責任田村子的西頭,總共是5畝3分,一共分了兩塊,一塊2畝多,一塊3畝左右,兩地臨地倒不遠,隻是一塊土質好,一塊土質一般,每年收小米玉米,一畝地總能差上百十來斤地。
像林木這樣的農村娃,基本上都是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種田了,夏收麥子秋收玉米,就連初中的時候,都會給他們放麥假和玉米假讓他們幫著家裏幹活。不過他上學那會兒,還得交提留和給學校交糧食。
每年收小麥和玉米的時候,農民可要受不小的罪。這個年代還沒有收割機,全靠人工,小麥要跟天搶時間,天一放亮就得拿著鐮刀下地幹活兒。割一茬就得攏起來,隨時準備用農機拉回家裏,容易過敏的被麥穗刺了還有麥毒,成片成片地起紅疙瘩。
拉回去後之後,打場曬糧,前前後後忙活半個月左右才能徹底忙完。玉米就更不用說了,雖說不用割,但掰玉米棒子也不少受罪,那玉米秸稈動不動就兩米來高,鑽裏麵,刺拉刺拉的,各種蟲子也在裏麵,掰完還得裝袋裝車,林木就沒少受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