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賺錢,王東升第一個想到的事,就是過去的同行們、老朋友,和那些私下接觸過的乙方。
過去作為一個自媒體從業者,王東升在短視頻領域裏有著十足的經驗,而隨著短視頻浪潮的發展,廣告行業有了很多相對“下沉”的業務,那些觸及到短視頻領域裏的廣告策劃、製作等需求,往往會有一部分找到王東升頭上,交給他來製作。
這種無異於外包的工作模式,在王東升眼裏就是“私單”,是有別於本職工作之外的私活兒。而之所以把那些人稱為“乙方”,理由則十分簡單:真正的商業廣告項目,都是由大甲方品牌公司下放給創意公司,而後再有創意公司向外分包或者內部消化,最終將工作成果匯集,項目才能做成,而在這個過程中,派活兒的創意公司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乙方,而王東升則是丙方,無形中更加低人一等。
過去幾年,靠著這些工作之外的副業,王東升每年都能多出幾萬塊的入賬,盡管需要通過三方公司扣稅打款,卻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收入來源。自決定了要先趕緊賺些錢解決當下的燃眉之急,王東升就立即開始聯係自己曾經服務過的乙方公司,想要接下來哪怕一個活兒,多少賺點是一點,卻很迅速地失敗了。
一天內,四家公司,哪怕王東升側麵打聽到對方有項目急需內容策劃和廣告創意,他卻一個都沒有接到。
“王老師,我們這邊的項目暫時還不著急,不然……您先等等?”
“阿康那邊還在談,短時間內沒辦法拿到反饋。”
“我司現在都從供應商庫裏麵找合作方,王老師這幾天有時間,我們先做一個入庫程序吧,不過需要以公司作為主體……”
花式回複,各種各樣的都有,但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結果——王東升接不到活兒、賺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