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哥,我来了,有啥事直接跟我说吧。”
杨凡的声音打断了宋从军的话。
“啥事啊,还让杨业品一字不落地给我传话。”
“哎呀老弟,你咋还过来了,这么冷的天,早知道你跟着车来多好。”
宋从军见到杨凡骑着自行车过来,非常热情地走了过来。
握着他的手就朝供销社里拽去。
“走,办公室里坐回去。”
宋从军跟杨凡之间的关系很好,正常的交流方式应该是很随意。
因此,感受到宋从军话里话外的热情后,杨凡就知道他这是有事跟自己说。
“走,正好我也想喝你的好茶了。”
两人说着话就走进了供销社的经理办公室。
“小凡,花生我已经收到位了,两个村子的库存量,足足十五万斤,明天就去拉。”
走进办公室,宋从军把门关上后,就直接跟杨凡说了实话。
听到这个数字,杨凡惊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可转念一想,杨家堡村集体的花生米库存量都有五六万斤,十五万貌似也不多。
然后,就又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
“这件事情我还没往上报,等于是我擅自挪用了供销社的储备金,接下来可就看你的了。”
宋从军身为永市供销社的经理,物资的吞吐量本身就跟他的业绩有关联。
“实不相瞒,今年供销社的业绩其实已经达标了,不过,人都是要往高处走的,所以我……”
超量完成业务,在系统内是有加分的,甚至在整个供销社系统当中还有排名。
而这个排名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军哥,没看出来你也这么想进步呐。”
杨凡笑呵呵的说道。
听到‘进步’这个词,宋从军明显一愣,因为这种词汇一般在系统内用得多。
在普通百姓当中,还没有关于这个词的引申解释。
换句话说,普通百姓大部分都不明白这个词代表的是想要升官的含义。
而杨凡张嘴就说了出来,显然他对体制内的事情或者门道,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一发现,让宋从军看向杨凡的眼神再次发生了变化。
“你还对体制内的事情有所了解?”
熟人之间没那么多客套,宋从军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书中自有千钟粟。”
杨凡表现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
“我就是看书比较杂也比较多罢了。”
见杨凡说得隐晦,宋从军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就没有继续追问,毕竟谁的身上还没点秘密了。
不过有这样一个熟悉体制制度的聪明人做朋友,自己以后遇到点什么事情,也能有个讨论的人。
“体制里的人,又有谁不想进步啊。”
宋从军向杨凡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我能办到的事情已经办完了,接下来能不能成行,可就看杨老弟你的了。”
“军哥你尽管放心,剩下的事情包在我身上就行。”
“明天你直接让司机把花生米拉到杨家堡就行。”
迎着宋从军灼灼的目光,杨凡直接拍起了胸脯。
本身就是对谁都有利的好事情,没道理做不成。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以后有什么用得到我的,你尽管说。”
“放心吧,肯定会有张嘴的那天。”
一番交谈,让宋从军对杨凡刮目相看。
从潜台词丰富的对话,他就能知道杨凡绝对要比自己了解到的还要深得多。
有这样的一个人作为朋友,自己以后的仕途应该能少走很多弯路。
事情说完,两人就喝了会茶,聊了会别的。
“对了,你这五香瓜子,我已经放到柜台上进行销售了,至于销售结果如何,得明天才能知道。”
“不着急,你看着办就行。”
五香瓜子在这个时期有成功的案例,杨凡对瓜子有着十足的信心。
当时间临近中午的时候,杨凡这才提出了告辞。
“这天寒地冻地,你俩骑个自行车回去,非得冻坏了不可,你们等一下,我让司机送你们一下。”
“那可太好了。”
说完,宋从军就找到了一个司机,跟他说明了情况,司机就把车开到了供销社的后门。
杨凡的自行车装到了车上,两人则是坐进了车里。
中午时分,杨凡和杨业品这才回到了杨家堡。
回到家,午饭已经做好了,一圈人坐在饭桌边上,正准备吃饭。
“你回来得还挺及时,快点去洗手吧,准备开饭。”
高素琴没有想到杨凡中午还能回来吃。
“嗯。”
杨凡洗完手,坐到了桌边,顺势接过了高素琴递过来的白米饭。
“爹,咱家还有多少花生米啊?”
村里的花生米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杨家的花生米应该也没剩多少了。
“还有个一千来斤,前几天我有从亲戚朋友家弄了点回来。”
杨凡点了点头。
“接下来咱们是歇几天呢,还是继续炒?”
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炒制,让家人都感觉有点疲累。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其实休息一下也行。”
“还是接着炒吧,大冬天的要不也没啥可干的,干着点活还有点意思。”
冬天的农村,尤其还是在七十年代末,没有任何娱乐节目的情况下,猫冬真的很无聊。
一家人早上从**爬起来除了吃饭就是扯淡,都能闲出屁来。
真的不如干点活,又赚钱,生活还有点内容。
“那行吧,回头我收点花生回来,保证咱们家能把活干到年后。”
说完,杨凡就扒拉起了大米饭,桌子上的菜还是老三样,杨凡早就吃得腻得不行了。
“这大冬天的要是能吃到点新鲜蔬菜就好了。”
对着桌子上的饭菜叹了口气,杨凡忍不住嘟哝道。
“国内其实早就有温室大棚了,只不过永市这边没有推广,听说临县就有。”
邓子奇接过了话头。
“温室大棚?也是村集体所有的吧。”
村集体所有制就这点不好,啥东西都是以村集体为单位弄出来的。
杨凡就算是想自己盖大棚,光是没有自己的专属用地这一条,他的想法就无法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