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第46章 組建火器營

字體:16+-

宗澤心中歡喜,卻沒有立刻答應,鄭重道:“官家不以臣粗鄙,委以重任,臣本該立刻答應。”

“不過臣是文官,出任樞密副使,恐怕會有官員勸諫官家,說官家胡亂安排,讓官家難辦。”

“不如臣這裏,暫時還是擔任磁州知府。”

趙桓問道:“宗公是瞧不起武人,才不願意擔任武官嗎?”

樞密副使是武職。

文官在樞密院擔任樞密副使,應是同知樞密院事。

趙桓卻不願意,要徹底改變文武區分的界限。

宗澤站起身,解釋道:“官家,臣絕對沒有輕視的心思。”

“大宋的萬裏江山,是靠將士們的浴血拚殺得來的。金人南下,也是將士拚死作戰才守住的。”

“臣沒有瞧不起武人,反而覺得朝廷應該重視武人,不該處處打壓。”

“朝廷政策,不應該一成不變。”

“太祖和太宗時,武人亂國,要杯酒釋兵權,要重文輕武。現在天下一統,皇權深入人心,該改變了。”

“提拔武人,重用武人,才能改變大宋的弊端和孱弱。”

宗澤一番肺腑之言後,拱手道:“臣是擔心官家遭到非議,使得官家為難。”

趙桓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是宗澤的大局觀,也是宗澤和種師道的區別。

種師道是名將,也可以統率大軍,卻無法跳出武將的限製。

宗澤卻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這是具備了政治家的眼光。

趙桓讚許道:“宗公提及的問題,朕將來會逐一的改變。未來文官兼任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會消失。”

“一方麵,樞密院安排武將出任,讓懂得戰事的人主持樞密院。”

“另一方麵,就算安排知兵的文官出任,也不再區分文武,直接擔任樞密使、樞密副使。”

一番話後,趙桓說道:“所以宗公出任樞密副使很合理,不必有任何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