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
北遼軍兵臨城下。
城門口轟炸聲震天。
縱然此時此刻,戰火已經停歇。
但羌蕪京師的百姓,哪裏有能得以安心?
幕夜之時。
羌蕪戰敗。
北遼軍進城。
幾乎全城的百姓都知道。
所有人都心灰意冷,膽戰心驚。
因為但凡是羌蕪人都知道自己的國主是什麽脾性。
自然也清楚,羌蕪此前對周邊六國,那是窮盡的侵略之舉。
其中更是把弱小北遼當螻蟻般肆意玩弄踐踏。
所有百姓都明白。
他們死期將至。
城中的百姓對死亡來臨的態度,出現了兩極分化之勢。
勳貴富庶的人家自然是不甘心等死。
戰火剛響之際,就將值錢便攜金銀細軟都收拾了,帶著最親近的家人和心腹四下逃竄。
四方城門早已經封鎖。
他們自然逃不出京城。
但既然是富庶之人,自然是狡兔三窟,有可以暫時藏身的隱蔽之地。
雖然不知道能躲到幾時。
但命在旦夕哪還能顧忌頗多,能躲一時是一時。
隻要躲過了北遼軍的屠殺,就算逃過了最大的危機。
城門總有打開的一日。
隻要熬到那一日。
總有機會能逃出城去。
有金銀傍身,再隱姓埋名,到哪個國都能苟且偷生,重頭再來。
至於貧苦的百姓。
離開了母國,沒有錢財,就沒辦法藏匿羌蕪人的身份。
到哪裏都是個死。
所以,貧苦家戶都將平日裏省著吃的糧食,盡數取出來煮了。
一家子圍坐在一起,邊哭邊吃。
此前他們省吃儉用,這一生都沒有吃過一頓瓷實的飽飯。
眼下既然逃不過一死,那在臨死之前,也要吃一頓飽飯在上路。
不然他們省著舍不得吃的糧食,終歸會便宜旁人。
果然。
戰火停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