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網狙擊

第6章 模仿行凶

字體:16+-

“小霍,你為什麽會如此認為呢?”魏晨光這麽問明顯想把這個解釋的機會留給對方。

“因為U盤裏的東西不像隨手所拍,拍攝的手法跟視角很專業。”霍震南怕自己解釋得不夠清楚,又加以補充道,“那些照片和視頻不是用手機之類的移動設備拍攝,這一點從文件的大小和畫質分辨率上就能看出。”

魏晨光點了點頭,接茬往下補充道:“其實也是從上世紀中下時候算起,美國的地下錄像廳中有一類影片很受小眾愛好者追捧,他們把那一類影片稱為鼻煙膠卷。這類影片中大部分以血腥暴力及虐殺場麵為主,力求帶給觀眾視覺上和心靈上的衝擊。喜歡這類影片的人描述看過影片之後就仿佛吸在吸用鼻煙,充滿刺激感,故鼻煙膠卷因此得名。這一類影片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喜歡以偽紀錄片形式拍攝,以真實事件作為噱頭,號稱自己所拍攝的畫麵是真實發生,這種申明會讓觀眾更相信影片內容的真實性,以此提高影片知名度,獲取更多收益。”

“但事實上,幾乎所有鼻煙膠卷都是經過策劃,使用道具以及後期效果拍攝完成。但為了營造真實感,拍攝者通常會以降低畫質,使用不專業的拍攝手法等手段來偽造真實性。回到案子上來,不管是張鴻飛拍攝的視頻照片,還是綁架者發來的威脅視頻,其實都帶有鼻煙膠卷的部分特征。可以看到,綁架者的發來視頻中,張鴻飛已經被固定在了類似解剖台的器具上,從固定手法到背景環境,借用霍震南的話來講,對方很專業。”

此話一出,整個會議室頓時陷入了死寂,他們已經從魏晨光的話中猜測到了些許,剛才還在發問的呂岩鬆,此刻也不免被恐慌情緒包裹,開口發問道:“那就是說,張鴻飛現在很可能已經……”

“我想,或許還沒到那個程度。”魏晨光搖了搖頭,他注意到了一直和自己接話的呂岩鬆,看來對方已經從主張舉證的套路中跳入了主動求解的陷阱裏,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他是一個很好的學生,最起碼很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