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常青殿。
顧修武拱手道:“殿下,查清楚了,李不言的確是英國公的親生兒子。”
蕭圻用竹簽插起一個小肉丁,投喂籠子裏的鸚鵡,別了顧修武一眼。
他原以為李不言和嘉祐帝那兩分相似是真有些關係,原來隻是巧合而已。
顧修武又說,“殿下,李不言是英國公的親兒子不假,可屬下還探聽到另外一件事。”
蕭圻來了興致,“什麽事?”
顧修武走近蕭圻,他說,“英國公李繹似乎有一個私生子。”
蕭圻看向顧修武,不禁有些懷疑他說了假話。
東都何人不知,英國公府李家有一條祖訓,李家中男子年過四十且無子,方能納妾。因為著這條祖訓,這麽多年來不曾聽說過李家男人有納妾的事。
廷秀先生的夫人難產而死之後,廷秀先生既沒有納妾,也不曾續弦,可見他對亡妻的深情。
英國公李繹與夫人紀氏恩愛,生育五子一女,就是李家三爺也不曾納妾。
李家規矩由此嚴格,作為李家家主的李繹,怎麽可能有個私生子?
顧修武說道:“我們的人從英國公府的一位老仆人那聽得的消息。那老仆人說,二十一年前,曾有一位抱著嬰兒的婦人找到英國公,說她懷中之子是她和英國公的兒子,後來不知怎麽回事,那名婦人和那個孩子都離奇消失了。”
蕭圻忽然想起顧修武以前與他說過的一些事。
顧修武說,當年顧長康和女官紈素帶著五皇子逃出皇宮後,本要前往北地尋求英國宮李繹的庇護。
當年英國公威名顯赫,或許能救五皇子一命,還沒到北地,顧長康就負傷而亡,紈素連同五皇子至此下落不明。
蕭圻追問道,“那婦人尋李繹是什麽時候。”
顧修武掰算著時間,“那仆人說大概是嘉祐十一年的八九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