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兩年裏,周國的曆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這一頁充滿了征伐與擴張的氣息。
隨著國內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朱淵的目光開始投向了周國四周的廣袤土地。
隻有確保邊疆的穩定,才能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於是,他命大將軍李玄武率領精銳之師,踏上了征服周邊小國的征途。
阿瓦、遣羅、南掌、交趾、烏思藏諸部,這些曾經各自為政、相互爭鬥的小國,在李玄武的鐵蹄下紛紛淪陷。
他運用靈活的戰術和強大的兵力,逐一攻克了這些地區的要塞和重鎮,使得周國的疆域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而東察合台、瓦剌、韃靼、女真、帖木兒等國家,雖然擁有較為強大的軍事實力,但在李玄武的精心布局和英勇衝鋒下,也未能抵擋住周國大軍的進攻。
這些國家或被直接占領,或被迫臣服於周國,成為了周國版圖上的新成員。
在這兩年的征伐與擴張中,周國不僅擴大了疆域,也提升了國家的威望和影響力。
隨後,他命令大將軍李玄武率領大軍,向朝鮮進發。
朝鮮,這個位於周國東方的鄰國,雖然曆史悠久,但在周國的強大軍力麵前,顯得力不從心。
李玄武憑借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作戰經驗,迅速攻破了朝鮮的防線,將其納入周國的版圖。
與此同時,朱淵則親自率領五萬精銳鐵騎,準備向倭國進發。
倭國,這個位於周國東方的島國,雖然地理位置偏遠,但其豐富的資源和獨特的文化吸引了朱淵的注意。
而且,他是為了報仇。
............
在周國與倭國之間的海域上,海風輕拂,波光粼粼。
周國的龐大艦隊在蔚藍的海麵上緩緩前行,船帆遮天蔽日,氣勢恢宏。
倭國島民們抬頭仰望這片遮天蔽日的船帆,心中頓時充滿了恐慌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