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好聞的梔子花香氣,連海棠看向林夫子明媚的側臉。林槿儀身上的香味就如同她本人一般,充滿萬物繁茂昌盛、生機盎然的清新且蓬勃的生命力。
“我之前就在懷疑從死人的人骨構造畫出原有的活人皮囊,並非虛假的江湖傳言,必定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的。”
“這不就還真讓我找到了。”
這也是為何林槿儀走到哪都帶著一框子骷髏頭的緣故。
民間有奇聞,通靈者一筆畫陰陽。
枯骨造人,人形鑄其魂。
林槿儀帶在身邊的頭骨模型是廢黜的先皇後文瑄的頭顱。
眾人都以為悲慘的先皇後文氏,在二十年前那場盛大的天子之怒中香消玉殞,屍骨無存,成了大禦閉口不提的皇宮慘案。
然而先皇後早年於林大將軍有恩。
林大將軍冒著違抗皇命滿門抄斬的風險,於當日夜裏悄悄潛入文華宮的那場大火,試圖從天子手下救下人命。奈何火勢太盛,又有數十羽林禁衛軍親自看守,林大將軍險些丟了自己的性命,堪堪替先皇後存了一具屍骨,帶回了將軍府藏著,為其立碑銘辭。
那場文華宮大火,無比慘烈。
皇上將先皇後文氏一族賜死,以皇後文氏意圖謀反為由廢其位,貶為庶人,火燒整個文華宮以除餘孽。
一夜之間血流成河、伏屍百裏的天子之怒,卻無人知其內情。
說是謀反,卻並未提供給朝廷臣子實在的證據。先皇後文氏貌美多才,出身京城小官之家,身後連高位的權臣都沒有,談何謀反。
不過是聖上滿門抄斬的手段罷了。
文瑄被廢了位貶為庶人,按理法來說本不該稱其為先皇後,可奈何文氏在未入後宮之前便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在民間的口碑甚高,文瑄死後數萬京城民眾敢怒不敢言。為緬懷這樣一位女子,在天子看不見的地方,私底下還是會稱其一句先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