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海棠走進隔間。
直到走到畫底下才停下腳步,畫卷上的小字終於被她看清。
“文瑄,文塵之女,賜字沁梅。”
“文璿,文塵之女,賜字冬棠。”
大禦朝開朝就廢除了文人自行表字的習俗,隻有在朝堂通過科舉殿試,被聖上親自選中才會被賜字。
文瑄和文璿二人,被先皇親賜字。
再往下看去,是一欄豪放雋逸的畫上留言。
“吾與祁鞅兄各攜愛人之手,會於北疆蒙敕大草原。痛飲酒,疾馳馬,快哉快哉!願中原與北涼永結秦晉之好。留字,晏何胥,大禦二百二十一年,北涼三世。”
晏何胥?
昨日在去瑨王府的路上,晏時荊告訴她,他爹的名諱是晏何胥,連海棠當時還覺得沒必要,去見一趟瑨王爺,知道人家名字作甚?她又不敢直呼其名。
晏何胥,是瑨川王爺的名諱。
可是畫中人明明不是瑨川王爺。就算畫得再不像,也可以看出來這與昨日見到的瑨王爺明明就是兩個人。
那為何?
她突然想起昨日那場日落,玄武門之變,皇位之爭,弑兄奪位,玄武城樓上晏時荊的哽咽。
會不會眼前畫卷上的四個人,都是已故之人。
晏何胥早就死了,而瑨川王爺的名諱不是晏何胥,他並非晏時荊的生身父親。
晏時荊的爹娘早就死在了宮變之中,由當今聖上主導的一場宮變。
那為何聖上要認她看到這些東西?他的目的是什麽。
鼻間有灼燒的焦味傳來,隱隱還有火光。
連海棠突然感覺不對勁。
猛地回身,發現身後的牆果真不知何時已經被封閉,殿中四角處點燃了藍色的火焰,火越燒越大,從一小簇火苗瞬間變成了火海。
傳說火焰的顏色呈藍色是代表著燃燒的能力越強,可為何……
連海棠伸手觸碰已經蔓延到腳底下的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