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精光。他端詳著朱雄英,語氣中透著幾分試探:“你這意思,是想讓鹽也分個三六九等?”
朱雄英微微點頭,語氣篤定:“皇爺爺,百姓對鹽的需求是每天都要的,但對他們來說,太貴的鹽買不起。隻要我們稍微降低普通細鹽的品質,把價格壓下來,百姓自然樂意購買。至於那些不差錢的達官貴人,他們追求的是品質,我們可以將上等細鹽賣得貴些,這樣既滿足了百姓,也為朝廷增加了不少收入。”
朱標一時間有些猶豫:“可你這方法,是不是有些欺負百姓?百姓買的鹽裏摻了雜質,這會不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朱雄英連忙解釋:“父親,您放心,這些所謂的雜質並非有害之物,而是製作過程中的一些天然殘留,與現在百姓吃的粗鹽相比,仍然要幹淨得多、好得多。而且價格比粗鹽還便宜,百姓是不會有意見的。至於完全精煉的上等細鹽,才是我們真正的利潤點。”
朱元璋聽到這裏,眉頭舒展了幾分,似乎很是欣賞朱雄英的謀劃。
他輕輕拍了拍桌案,沉聲說道:“這法子不錯,既能讓百姓受益,又能讓那些達官貴人多掏銀子,還為朝廷增加了鹽稅收入。雄英,你這腦子,比你父親強。”
朱標聞言,臉上有些尷尬,但還是點了點頭:“父皇,雄英的確比兒臣想得周全。他這法子,聽起來可行。”
朱元璋目光灼灼地看著朱雄英,眼中帶著幾分欣慰和滿意:“好,朕就依你說的辦。不過,鹽引這東西可是朝廷的**,朕隻能給你一定的限額,若是做出成效來,朕再放開些。你明白嗎?”
朱雄英趕忙點頭,恭敬說道:“孫兒明白,孫兒一定不負皇爺爺的信任!”
朱元璋緩緩站起身,背著手在殿中踱步,沉聲說道:“雄英,你小小年紀就有這般心思,朕很高興。大明的鹽務一直是國之根本,若是你能把這件事辦好了,朕一定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