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時中不再刁難,朱雄英心裏暗暗鬆了一口氣,卻不動聲色地說道:“本殿下今日來晚了,確實是有些過失。”
“但學問不隻在學堂中,實際的事情處理起來,或許比紙上談兵更重要。本殿下願虛心聽先生教誨,但也希望先生不要局限於舊章,多多啟發我們這些學子的思維。”
這話聽著雖然恭敬,但卻帶著一絲隱隱的反擊。李時中被他說得臉色青白,半晌沒有說話。
最終,李時中隻能點了點頭,勉強擠出一句:“殿下說得……也有些道理,學堂上的課業,的確應該與實際結合。但規矩還是規矩,以後可不要再遲到了。”
“是,本殿下記住了。”朱雄英微微一笑,轉身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坐下後,他偷偷向朱允炆眨了眨眼,低聲說道:“學堂這地方,真是處處是戰場。”
朱允炆憋著笑,悄聲說道:“雄英哥哥,你剛才那一番話,說得真是厲害。”
朱雄英聳了聳肩:“沒辦法,遇到這種先生,隻能靠嘴皮子打仗了。”
他低頭翻開課本,心中暗暗下定決心:這學堂還是得少來,要不然遲早被這些先生煩死!
然而,朱雄英剛暗自下定決心少來學堂,先生的聲音卻再次冷冷響起。
“太孫殿下,既然您剛才說得如此頭頭是道,那麽今日的課業,您應該能輕鬆完成吧?”
先生掃了一眼桌上的經義,目光定在了朱雄英身上,“來,將《尚書》‘湯誓’一篇全文默寫下來,再附上解釋。”
學堂裏頓時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向朱雄英。
朱允炆和朱允熥更是小心翼翼地偷偷瞥向他,滿臉同情。朱雄英前些天根本沒來學堂,這顯然又是先生給他設的難題。
朱雄英接著說道,語氣自信而篤定:“其大義便在於,天下之主當以百姓為根本,若有昏君如夏桀般殘暴無道,則天命不佑。商湯行仁政,得民心,故以師伐桀而勝。這篇經義,實乃治國之本,講的還是得民心、明天道、重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