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不叛乱,爷要去就藩

第65章 近乡情怯

字体:16+-

两辆马车在官道上疾驰而过,扬起的尘土阻碍了后方商队的视线。

负责押解的镖师刚想破口大骂,却被身旁之人一把拦住:“刚刚那可是福州府的官车,你若真骂出一句,那你的脑袋就甭想要了!”

闻听此言,刚刚那名镖师顿时噤若寒蝉。

他刚入行不久,平宿里只知道仗着镖局的名声好勇斗狠,全然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要不是身边这位老镖师劝阻的及时,恐怕他刚刚真要祸从口出,因此酿成一桩血案。

他勉强平定心绪,转头看向身旁的老镖头:“老爷子,您是怎么看出那是福州府的官车的?”

“那车上运送的货品盖的是黄边红绸,那是朝廷贡品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咱们所走的这条官道是从福州直接通往京城,从此处往来的官车,那必是从福州府派遣出去的!”

老镖头毕竟是入行多年,经验丰富。

经他这么一分析,那位年轻镖师立刻心悦诚服,不由得点头说道:“还是您老慧眼如炬,看来我日后真是要和您多多学习才是!”

“年轻人入行后要学的第一件事就是低调,三年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你的日子,还长着呢……”

马车上,朱高燧正在闭目养神。

此时距离他离开福州已有两日有余。

根据行程推断,用不了几个时辰,这车队就能顺利抵达京城。

此时距离他出海就蕃已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虽然他是从现代穿越而来,取代了原本朱高燧的意识。

可是对方一些潜移默化的心理以及原本存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却还是或多或少会对他造成一些影响。

就比如现在,一想到回到京城便要面对老爹朱棣。

朱高燧心中便觉得一阵没来由的憋闷。

原身虽然号称天不怕地不怕,一辈子都在和朱高炽这个太子作对。

可是朱棣对他的影响却无人能够消解。

那可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恐惧!

早在朱高燧启程返京的同时,毛猛派人送出的书信也已经在快马送往京城的路上。

这封书信早赶在朱高燧抵京之前便被摆在了朱棣的龙书案上。

得知朱高燧不日即将返京。

朱棣心中竟然萌生出了几分喜悦。

这段时间他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朱高燧。

哪怕对方之前曾试图造反,甚至险些将自己从龙椅之上推将下去。

可一想到对方就藩后所要经历的那些辛苦,朱棣却又觉得心中万分不舍。

自从书信送到以后,他便一直在心里掐算着时日。

计算着今天便是朱高燧顺利抵京的日子,朱棣一大清早便命人给自己准备了常服,并且取消早朝,一早便等候在宫中。

朱瞻基也从老爹那里听到了些许风声。

但是朱高炽并不知道朱棣对于朱高燧回京的态度,只担心对方擅作主张可能会引起朱棣不满,万一这父子二人到时闹得太不愉快,恐怕还需要朱瞻基出面协调。

出于保险考虑,他提前将朱瞻基派了出来,只为打探老爹朱棣的口风。

朱瞻基来到乾清宫,先是伸手制止了准备通禀的王景弘,随后又偷偷摸摸躲在门后,偷眼观望着正在照镜子的朱棣。

他背对着朱棣不断摆出搞怪的姿态。

直逗得朱棣身旁的宫女忍俊不禁,一时笑得花枝烂颤。

朱棣此时心情大好,并未责备这宫女二人,只是开口对她们问道:“你们缘何笑成这样?莫非是朕身上的这套常服穿的不合身?”

两名宫女闻言连忙应道:“女婢不是在笑陛下,陛下莫要怪罪奴婢!”

“瞧你们吓得这副样子,朕几时说过要怪罪你们!”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转头看向后方。

朱瞻基怕这两名宫女会遭到自己牵累,于是乖乖从门后走了出来:“爷爷!”

朱棣心情本就大好,如今又见了孙子,自然是什么气都消了。

他挥手将两名宫女散去,又将朱瞻基叫到自己的面前:“猴崽子,是你刚刚在笑爷爷?”

“孙儿那是替您高兴!”

“替朕高兴什么?”

“高兴您焕发第二春啊!”

“您看您这一大清早便描眉打鬓的,莫不是看中了哪家女子,想要收入宫中招作妃嫔?”

说至此处,朱瞻基又凑到朱棣面前:“要不要孙儿为您亲自做媒,保准您能抱得美人归!”

“你这猴崽子,尽拿爷爷打趣,看朕不收拾你!”

朱棣作势要打,朱瞻基随即灵巧躲到一旁:“诶,爷爷,您可不能打我,要不就是您老做贼心虚了……”

爷孙二人在殿内嬉笑一阵。

朱棣被累的气喘吁吁,在朱瞻基的搀扶下坐在了龙床之上:“老咯,身体比不上从前了,竟然连你这个猴崽子都收拾不了了!”

朱棣斜倚在**感叹着自己身体大不如前。

朱瞻基此时也收去了那副嬉皮笑脸的姿态,转而来到朱棣的身旁,为其捏肩捶腿:“爷爷不老,爷爷就是公务太过繁忙,其实你也不必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只管交给我爹,他自然会去打理!”

“你爹素来身体不好,你也不能给他惹太多的麻烦。”

“只可惜你那二叔,三叔,从来不让我省心,否则若是有他二人辅佐,你爹也能少去许多劳累……”

提起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的时候,朱棣的表情明显有些落寞。

眼见着爷爷已经将话题引入正题,朱瞻基当即开口问道:“爷爷今天这么早便换上装扮,想来就是在等三叔回京吧?”

朱棣并未直接作答,只是无奈笑了笑:“人老了,就是念旧,你三叔这些年来跟在我身边没捞到什么好处,当初靖难之役的时候,他才刚到马背那么高,可即便如此却还是跟着我出生入死,一路打到了京城。”

说到这里,朱棣转头看向朱瞻基:“是你爹让你来探我的口风的吧?”

朱瞻基闻言低声嘀咕道:“我爹担心你和三叔见面吵架,到时脾气上来再一剑砍了他,这不是特地派我来给三叔挡剑,让您到时有气就尽管往我身上招呼嘛!”

面对孙子的这番碎碎念,朱棣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宠溺的笑容:“猴崽子,就你会说,快扶朕起来,咱们一起到登天殿上去等你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