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不叛乱,爷要去就藩

第67章 父子相见

字体:16+-

二人一路辗转回到宫中,自从朱高燧说出了那番劝解以后,回应他的便是朱高煦良久的沉默。

这段路的后半程,兄弟二人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直至马车抵近宫门,可以看到往来宫人在马车左右往来穿梭,朱高煦这才缓缓开口道:“你能抽身而出,做个甩手掌柜的,可是二哥我却做不到。”

“咱爹的性格你了解,如今漠北三部蠢蠢欲动,海外又有海匪作乱,频频骚扰我大明百姓,依照爹的性格,这一战迟早都要开打。”

“如今你远赴海外躲起了清闲,可我却不能将爹一个人留在京城,老大并不善战,瞻基又尚且年轻,真到何时咱爹要亲自挂帅,没有我在身边协同,你我也放不下心来!”

朱高煦虽然做事较为鲁莽,很少会经过深思熟虑。

可如今这番话却也说出了他拳拳孝心,同时也让朱高燧对他有了一份更深层次的认知。

“那时造反只是因为我咽不下这口气,为什么从小到大他认可的一直都是我,可到头来却要将皇位传给老大?”

“那位置虽好,但我却并不稀罕,从始至终我想要的都只是他的认可而已,可即便这样,对我来说却仍是奢靡!”

朱高煦说至此处,面露苦笑摇头道:“人都说我大权在握,可谁又知道为了得到这权利我又付出了多少?我真恨不得当初靖难能够战死沙场,起码这样也不用落得一个父子相隙的下场……”

朱高煦这番话既像是感叹,又像是抱怨。

朱高燧知道自己仅凭三言两语肯定劝不动他,于是便只长叹一声,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等见过了爹以后,我陪你去喝两杯!”

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哥如今最缺少的就是一个知己,一番陪伴。

而自己这个做弟弟的,如今能给他的也便只有这些。

兄弟二人并肩来到奉天殿上。

偌大的金殿空空****,朱棣坐在象征着至尊皇权的大位之上,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则是坐在下方。

在金殿上接见藩王,这是大明朝的规矩所在。

即便如今相见的是父子,可在这等场合上却仍要以君臣之礼相待。

朱高燧上殿,撩起衣袍,跪倒在了朱棣面前:“臣朱高燧,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高燧口呼万岁的声音在金殿之上久久回**。

原本正斜倚着龙椅,昏昏欲睡的朱棣此时猛然惊醒,看到跪在下方的小儿子,他眼神一时竟有些茫然。

恍惚间他竟感觉自己似是在做梦,紧接着他便做了一个与自己身份极不相符的动作,那便是揉眼。

待到他确定自己并不是在做梦,确定朱高燧的确就跪在自己眼前的时候,这位永乐大帝一时间竟红了眼眶。

“高燧,真是你回来了!”

此时的朱棣全然不复昔日里帝王的雄姿,他踉跄起身,却又险些将自己绊倒,朱瞻基见此情景连忙上前搀扶,而朱高燧却始终跪在原地不曾抬头。

“你怎么也不抬头看朕一眼?”

“金殿之上不敢面君,万望陛下赎罪海涵!”

听到儿子的这番回答,朱棣微微摇头:“你还在怪我将你逐出京城,下放就藩?”

“臣不敢!”

“既然不敢,那你为何不抬头看我一眼?今日这金殿之上只有父子,并无君臣,也让爹看看,你在海外过得好不好!”

直到朱棣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高燧这才将头缓缓抬起。

面前的老人仍旧是高大挺拔。

可是他的鬓间却明显夹带着许多白发。

朱棣仔细端详着朱高燧的脸,因为海风的侵袭,导致他的脸色明显有些发红,起皮,就连**在外的皮肤,也要比离京之前黑上许多。

朱棣颇为心疼的抚摸着朱高燧的脸颊:“我的儿啊,苦了你了!”

朱高燧闻言微微摇头:“臣不苦,能为我大明在海外开疆拓土,能将王道教化远播四海,这是臣的荣幸所在!”

虽然他穿越后占据了原主的身体,继承了原主的记忆。

可是面对面前这位老爹,他却偏偏生不出半点亲近之感。

朱高燧也明白这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原因。

同时也因为原主对于朱棣本就有疏远和隔阂。

朱棣不愧是永乐大帝,只是在短短片刻便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他伸手撷去眼角的泪水,同时开口对朱高燧问道:“朕听说你在海外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却不知如今岛上的情况如何?你在小琉球应该已经站稳脚跟了吧!”

朱棣原本对于大小琉球的境况并不关心。

毕竟早在太祖年间,大小琉球就已经被列为不争之地。

朝廷不再实控此处,甚至将地方百姓都一并迁居带走。

这两座海岛上的情况究竟如何?又与他这个大明皇帝有何干系?

只是在朱高燧前往旧番以后,朱棣对于这两座海岛的关注明显要比之前多出许多。

尤其是在他得知这两座岛上竟然有海匪盘踞作乱的时候。

更是不由得为之揪心。

听到朱棣的询问,朱高燧微微颔首:“之前凭借着闽浙总督毛猛的协助,儿臣从福州共计调走了八百名备倭军,他们帮助儿臣在岛上开疆拓土,训练军队,如今已经一连拔除了盘踞在岛上的两股海匪势力,并有一股势力已经与儿臣达成同盟。”

“如今儿臣实控的区域主要在台南五县,在当地也算初步站稳了脚跟,此次返京主要是有一件宝物想要献给父皇,也算是儿臣的一点心意!”

听到朱高燧的这番汇报,朱棣不由得喜上眉梢。

尤其是在听说对方竟然还有宝物想要献给自己的时候。

朱棣更是眉开眼笑:“你献上的宝物,那朕一定要好好欣赏欣赏才行,那宝物现在何处?你赶快递呈上来吧!”

“宝物并未由儿臣随身携带,因为那物体积实在太过庞大,如今运载贡品的马车就在宫门外,儿臣这便命人将其抬上来!”

别看朱高燧现在已经离京出海,可他的话却仍旧没人胆敢不听。

随着朱高燧一声令下,一座体积巨大的珊瑚树当即被人抬了上来。

“这是儿臣大破海匪孟东辉的老巢,从中亲自缴获到的一颗珊瑚树。”

“如今儿臣借花献佛,便将这棵珊瑚树送给父皇,希望父皇能如这珊瑚一般万古长青,也愿我大明能永保太平,顺遂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