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聲更為狂野了,吐蕃使者對著孫星雲指指點點,康帝都覺得丟人。
吐蕃小王子的策論被呈了上來,中規中矩,說不上哪裏好也說不上太差。
康帝暗自鬆了口氣,看來這小王子也不過如此。世人傳言,多半誇大其詞。
倒是孫星雲這個草包,怕是連普普通通的策論,都寫不出來的。
誰知,此時孫星雲卻動筆了。
第一句:曆代仁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歎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籲俞之聲...
孫星雲毛筆字著實不咋地,看起來像是狗爬。但是武將世家嘛,也可以理解。
可是康帝看罷之後,驚得離龍椅站起。
這篇文章,殿試的進士學子都未必做得出來,這敗家子、他是如何做到的?
大殿之上,筆吏謄錄的字體也很快懸掛於巨幅宣紙之上。
寫著寫著,那吐蕃王子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筆。
因為,他也被孫星雲的策論給驚呆了。
孫星雲的策論字字珠璣,又平易曉暢,結構嚴謹,說理透徹。脫盡浮靡艱澀之風。
吐蕃王子不由自主的站起身,來到了孫星雲麵前。越看,越是心驚。
康帝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忍不住擊節讚歎。
“哈哈哈哈,罪疑惟輕,功疑惟重。波瀾橫生、氣勢足蓄。妙、妙、妙啊!”
眾人交頭接耳,就連隨行的吐蕃使者都忍不住點頭。
孫星雲扔掉禦筆,得意的站起身:“怎樣小王子,要不要再試試。”
這是文學大家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孫星雲稍加改動而作。
對付這個吐蕃小王子,老虎逮驢-綽綽有餘。
吐蕃小王子麵如死灰,他知道論文章比人家差的是十萬八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