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消息經過一夜的發酵,已經以各種各樣的形態傳達出去,再被大數據以個人量身定製的方式接收。
隻是桑銜枝沒想到這才幾個小時,連桑母這個一天衝不了幾次浪的都聽說了。
或許她是看到了朋友圈的照片,認出了那是自己所在的小區和單元,桑銜枝想,當初入住的時候,父母跟他一起來過一次。
照片……
已經有人將照片發到了網上嗎?
桑銜枝眉心褶皺加深,雖說警察那邊不會輕易泄露受害人的信息,但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人為了博眼球引人注目總是不斷地試探著道德與法律的底線。
例如跨年夜那天,他隻是救急幫了個忙,就被扒出了身份信息和曾就讀的學校。
還有一些網媒找到醫院一通亂拍,給醫護人員和病人都造成了困擾。
自己一個舉手之勞都遭遇了這麽多紛擾,那盛恬這個受害人呢?
不論是除夕夜、醉酒,還是性騷擾、單身獨居的女性,這些字眼都足以吸引外界的眼球。
短短一刹,桑銜枝已經開始擔心盛恬一個人待在家了,他有些心不在焉地應著桑母:
“是2梯有個租客醉酒鬧事,已經被警察帶走了。”
桑母的擔憂的聲音通過聽筒傳過來:“那沒事吧?”
他也不大清楚網上現在將這事傳成了什麽樣?還有盛恬如果看到了,會有什麽感受?
桑銜枝懊惱自己昨晚睡得著太死,連盛恬離開都沒察覺。
再開口便帶了幾分情緒,“那……姑娘受到驚嚇,沒受傷。”但第一個字說出口他就意識到自己衝動了,隻能臨時換個合適的說法。
聽筒安靜了兩秒,桑母才連說了兩句“那就好”,就沒再多問,隻是說:
“還沒吃早飯吧?回來吃,給你留著呢。”
“好。”
掛了電話的桑銜枝點開微信置頂的崽崽頭像的對話框,調出視頻通話的界麵跳出視頻還是語音的選項時,修長的手指卻停頓在上方,沒有觸碰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