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賣古董這行,水很深。
能鑒別古董真假,準確估算其價值的人很少,所以做這一行算是小眾,口碑很重要。
馮家祖孫三代做古董生意,馮爺爺又做得那麽成功,口碑早就打出去了,按道理來說,馮家的古董鋪子應該門庭若市才對。
就算馮大誌再怎麽不會經營,也不該落到如此敗落的地步。
我又想到那些店員議論馮大誌的話,便問道:“我聽說,之前有人出一百萬想盤你的店鋪,既然生意如此不景氣,為什麽不趁機回款呢?”
馮大誌苦笑道:“姑娘,不瞞您說,這幾年想盤我這店麵的人,不知道來幾波了,如果單單是盤我這店麵,一百萬我咬咬牙也就給了,但他們不僅要我的店麵,還要這店裏所有的古董,您說我能答應嗎?”
我大概看了一圈,這間店鋪分上下兩層,總麵積加起來得有兩百多個平方,我們這偏僻小鎮,店鋪價格不高,一百萬盤出去,也不算虧。
但這店鋪裏陳列著不少古董,我是學古文物修複專業的,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古董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真品,有些我看著年代還挺久遠。
再者,這些陳列出來的古董,都是擺在外麵給大眾客戶看的,哪家老板手裏沒有幾件珍稀藏品?
如果附加上這些的話,一百萬,打死我也不會一起盤給別人的。
想到這兒,我倒有些敬佩起眼前這個落魄的男人了,他雖身陷貧困,卻不為五鬥米而折腰,這股子氣節就讓人刮目相看。
我誠心想跟馮大誌買東西,便有心想幫幫他,就問道:“馮老板,你能具體跟我說說,你家這店鋪,大概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嗎?”
“從我父親去世開始。”馮大誌毫不猶豫道,“這間鋪子,在我爺爺手裏算是鼎盛時期,我爸接手過來之後,生意雖不如以前,但老客戶維持的很好,也算紅紅火火,直到我父親一場大病,臥床不起,馮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