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村有差不多半數的人家在作坊做工,大部分是製皂工,還有一部分是閑暇在家被招來做巡護的青年。
如今又找了許多合夥人,原先的生產規模已經跟不上了。
沈棠決定二次招工。
翌日,棠記皂坊的門口,就貼出來了一則新的招工公告,招工優先招納上次沒有被錄用上的,同樣的,還是女子優先。
村民不識字,因此沈棠特地讓雙胞胎姐妹在作坊門口解釋。
“真的又要招工了嗎?”
“上次我沒被選上,這次不知道我能不能再被選上。”
作坊門口圍滿了人,人群裏有個老漢兒開口問。
“丹姑娘,不知道我的女兒能不能來報名啊。”
沈大川是沈大山的堂哥,但是沈大山家算得上是村中較為艱難的人家之一。
媳婦生了連生了三個女兒,家中沒有男丁,分家的時候就分了一畝田。
吃了上頓沒下頓,有幾年收成不好,更是靠著族中親戚接濟,媳婦就是有一年收成不好的時候,去了鎮上就再也沒回來過。
沈大川隻有他一個男丁,又帶著三個女兒,家裏又窮得叮當響,自然沒有人願意嫁進來當續弦。
“這未出嫁的姑娘來做什麽?”
“我說大川呐,你們家的姑娘年紀也不小,你不想著給她找個婆家,還想讓她進來做工,你這個當爹的也實在太過分了。”
沈大川大女兒已經十六歲,但是二女兒和小女兒一個隻有十二歲,一個隻有九歲。
這些年上門說媒的人也有好些個,就是圖大女兒吃苦耐勞,嫁的人家要麽是做續弦要麽是家中條件比他們家還艱難的。
加上大女兒也放心不下兩個妹妹,這個活,也是她想來,所以他才想著來問問。
“當然可以了!咱們作坊招工,女子優先,不管是各位嬸子姨娘,還是同族姐妹,隻要想來都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