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昭昭小時候,父母並不在身邊,她的年紀又小,所以李春山和寧綠並沒有跟她講她父母的事,以至於當有小夥伴詢問她的父母在哪裏時,她隻能亂編一氣。
一開始說謊時,祝昭昭還磕磕巴巴,後來已經熟練到連自己都信了,在她的想法中,李惢是她的母親,不是姑姑,她們因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才無法相認。
直至2003年李春山要帶著她出國,李惢前來阻攔,她越發堅定自己的想法。
可是後來,李惢對她並沒有想象中好,或者說,是李惢無法滿足祝昭昭對母親的想象。
‘她是愛我的嗎?可是愛我又為什麽將我拋棄在姥姥姥爺的家裏?’祝昭昭無法控製自己的念頭,卻不敢詢問答案。
而隨著她的年紀漸長,了解的事情越多,她也漸漸明白自己確實不是李惢的親生女兒,這令她更加惶恐。
一個人為什麽要養別人的孩子呢?是為了報複嗎?還是為了姥姥姥爺的遺產?
祝昭昭心裏慌亂,又無法跟別人說,久而久之,她的心理便出了點問題,她給自己披上了一件‘外衣’。
對外,她善良、單純、內向、與人為善,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嚴格來說,她從兒時起便已經學會給自己‘披外衣’,隻是現在更加完善而已。
最終,她靠著這份偽裝,獲得了所有人的喜愛。
可是……她的身邊總是充斥著不幸,她想,這應該是上天對她撒太多謊的懲罰,她突然覺得疲憊,對生活、對自己、對人疲憊。
李惢察覺到她的情緒變化,帶她去看了心理醫生,診斷結果是輕微抑鬱情緒,興許是近來發生的事情太多,再加上學習壓力大導致的,建議出門散散心,做一些喜歡做的事。
次日,祝昭昭便不再壓抑內心的真實自我,她染發燙頭,化上煙熏妝,穿得像聖誕樹一樣鑽進一家地下嗨吧蹦迪,結果剛進去就被人盯上,因為她戴的飾品和包,太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