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已經快要到長城腳下,邊關告急,軍情如火。大明的邊防軍士氣低落,糧草不足,麵對瓦剌的鐵騎,幾乎無法抵擋。
王文笑而不語,現在無人敢出聲,這才轉頭看向於謙。
“於尚書意見如何?你若是點頭了,那這割地賠款之事,我等便無異議。”王文目光灼灼地盯著於謙,期待著他的回答。於謙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割地賠款,非長久之計。大明的尊嚴豈能如此輕易地被踐踏?我們應當另尋良策,以保國威。”
“於尚書不如說說你的良策是什麽?我們這些老臣都等著你的高見呢。”一位資曆較深的大臣站起身來,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和期待。
於謙環視四周,“郕王早些日子便派送使者前往交涉,許諾用一萬兩黃金作為禮物,以求瓦剌交換皇上。”
“什麽?!”
王文的手猛然一抖,熱水潑灑在桌上,他瞪大了眼睛,顯然被於謙的話震驚了。議事廳內的其他大臣也是一片嘩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王文定了定神,這招打得他猝不及防,“郕王何時派出了使者?此事我等為何一無所知?”他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顯然對於謙的隱瞞感到不滿。
於謙卻依舊鎮定自若,回答道:“郕王此舉乃是秘密進行,為的是避免消息走漏,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這麽多些日子過去了,瓦剌未曾回應,看來他們並不打算接受這份禮物。”
王文和王振交換眼神,那他們還就有機會。
太後掌權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相比於不服從朝臣所言的郕王,他們更願意太後執掌朝政。
皇上又是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昏君,朝中大事幾乎不聞不問,全憑身邊寵臣左右。如此一來,朝政混亂,國庫空虛,百姓怨聲載道。
太後雖有心整頓,但麵對如此局麵,也是力不從心,便是多依靠著內閣和六部,權力才從太後的手中逐漸轉移到了王振和王文等權臣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