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兩人都不用著急上班,柳葉睡到八點才起,趙大勇送完兒子回來了。
柳葉一下想起了那塊毛呢布料,拿出來心虛地說了買它的緣由。
“你這麽沒腦子嗎?現在連飯都快吃不上了,做什麽新衣服呀?日子還過不過了?”
趙大勇不是一個輕易發脾氣的人,許是因為廠通知的事鬧心,劈裏啪啦把窩著的火趁機發泄出來。
大上午的被吼一通,柳葉也心情不爽,“吃不上就不吃,衣服不做了,行不?我退了去,好了吧?吼什麽吼,顯你嗓門大是吧,還要敲鑼助威嗎?”
“不可理喻。”趙大勇怒氣衝衝地摔門而出。
柳葉一口氣堵在胸口下不來,拿了布料出門,準備去中心市場退貨。可一想到布料已經買了這麽久了,又在大上午的去退貨,一定會遭老板怒罵還不一定給退,幹脆去看看老母親。
柳葉的母親丁啟英在老城區的湯家巷開裁縫鋪。
柳葉八歲那年,丁啟英托人找關係拜街道服裝廠的高級裁剪師傅唐彌彥為師,每天晚上就著昏暗的煤油燈,在報紙上一筆一畫學技藝。
丁啟英年少時隻上了半年學,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全,生性要強的她硬是下苦工啃下了裁剪書上的式樣圖和配文,五個月後能給家裏人做出像模像樣的衣服了。
後來與街道一位老裁縫向大媽一起,在楊門口開了第一家縫紉店敢接活了。十幾年下來,丁啟英的縫紉店越做越寬敞,還帶了四任徒弟,日夜趕活。
手藝好又沒空看電視的丁啟英,最頭疼的是少婦們拿來布料,跟她說什麽電視裏哪個女明星穿的什麽衣服,一頓比劃之下,能明白個大概,不怎麽走樣的做了出來,顧客很滿意。這也是丁啟英最得意的地方,大字不識幾個,手藝和為人能在幾條街出名。
柳葉見丁啟英正在給客戶量體,就坐下來和十二師妹香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