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真的是死物嗎?鄧鳴泉並不這樣認為,聒噪的低吼聲是某種人類無法辨識的語言,現場緊盯著設備苦苦研究的人們,想盡辦法也弄不明白音頻數據的含義。
“望月社作為最早登陸月球的機構之一,掌握著驚人數量的情報,靜心石碑並非月球原生產物,它來自更遙遠的太空!”
王子嫻驕傲地介紹著自己的發現,山洞內辛勤工作的科研人員,是她專門為研究黑石成分,向軍方科研部門借來的。
代表著基地科研中堅力量的一群人聚集在此,卻被一堵黑石牆為難得焦頭爛額,頗有些諷刺意味,人類頂尖的智慧大腦,連不會反抗的石頭都對付不了。
超級太陽風暴即將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鄧鳴泉相信宇宙中一定會有別的生命族群,正相隔無數光年,在品嚐著絢爛的煙花。
這段距離長到在那些地方,地球已經被光芒吞噬幹淨,而身在泥潭中掙紮的人類,還沉浸在末日餘生的僥幸裏,編織著社會這張大網。
時間,是人類文明最缺乏的,人為創造出的計量單位,如今恰恰變成套在脖頸上的桎梏,左右無法掙脫。
鄧鳴泉每每企圖聚精會神打量黑石,思維總會忍不住去想複雜的時空問題,作為工程師更擅長的是材料和結構,而不是神秘學與哲學的思辨。
“黑石牆的組成材料,好像與石碑一模一樣,唯有發出的頻率不同而已。”
王子嫻漫步在數據充盈的屏幕前,詳細介紹著她的研究成果。
“經過對比和AI演化推斷出,這些石碑是以模擬植物生長的方式,在‘山洞’中漸漸被頂出去的,尚未成型的石碑潛伏在地表淺層,就像現在這樣。”
“並且更加神奇的是石碑應該是一個特殊容器,規整的刻痕說明它可以被打開。”
用手指關節重重叩打牆麵,會發出內部中空的清脆回響,可惜聲波探測無法將內部構造感知出來,黑石作為輻射源本身,擁有良好的抗幹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