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是和以前一樣待我好,可這種好裏帶著功利和所求,特別是隨著我畫的畫,在各大畫廊變成暢銷品後,姑姑開始不顧我的意願接受市場上的定製。
我很喜歡畫畫,吳老師說過,畫畫是一個畫家的心靈寄托,隻有真心去畫自己喜歡畫的內容,畫裏才會擁有靈氣,一個好的畫師,不能被市場價格所左右,不能為了逢迎市場的存在而去作畫。
可他才離開三年不到,我就變成了一個專門為市場畫畫的畫師,為了迎合價格,姑姑甚至會給我接一些臨摹大家之作的活。
姑姑已經熟悉了市場趨勢,知道什麽樣的風格更容易賣上好的價錢,也知道該怎樣炒作為我造勢。
她接下的訂單都是提前簽了合約的,可能是怕我拒絕不畫,也可能是她真的不懂法,那些合約上都標明,如果我不完成訂單,姑姑這邊就會給出訂單價格超出三倍以上的賠償。
那個曾經在我最無助的時候,給了我足夠溫暖的人,那個含辛茹苦把我教養長大的人,我哪裏忍心看她賠錢,就隻能不停地畫。
我看著家裏的房子從五十平變到了一百八十平,到後來全家搬進了獨棟別墅,我看著他們個個都很開心,我就覺得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周詢之臉上出現了一絲苦笑,又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才繼續開口說道:“奶奶說家裏的房子漏水,想要換一套住起來舒服一點的,那就換吧!就當是替我爸盡孝了。
小叔說想要做生意,需要一筆錢投資。那就投吧!那是我爸的弟弟,如果他還活著,他也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不過就是多畫點畫,而我剛好喜歡畫畫。
我看著他們生活越來越富足,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我卻半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我發現,我已經找不到我最初畫畫的那種動力,我的畫裏逐漸少了一些東西,每畫一幅畫,都會變得非常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