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晚八点,明光日报。
“我真的是要被你们这一届实习生们给气死!”英姐皱着眉,染着正红指甲油的手点着身前站着的几个人,口吐飞沫尖声斥责道,“就不能省点心吗?丰大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
英姐身前站着三个鹌鹑似的低着头挨训的实习生门,胸前还挂着工作牌,可以看得清楚有明光日报记者几个字。
办公室内留下赶稿的人不少,但都被吓得鸦雀无声。
当年,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其中一个身高约175,但面貌清秀的男生关节手紧紧捏着自己跑了一天才写出来的有关受害者家庭回访的稿子,关节都发白了。
在英姐喘气时他微微抬头喏喏道:“可是英姐,这类消息我查过文献没多少人写,我就想着能有相关报道——”
“你也知道没人做!林南!”话没说完,英姐大声呵斥道:“你光看着没人做了,就不能多动脑子想一想为什么没人做吗,啊?!”
林南好不容易鼓起来的一点勇气在这种反问中立马消失没了踪影,再次沉默着低下了头,但是英姐见他不回答却是更加生气了。
“你当然不知道,你如果知道了就不会去浪费时间做这个了!”英姐抬手指向另外两个人,满是烦躁和不耐问道,“那你们,你们俩说,为什么没人做!今天没人给我个让我满意的回答,你们全都直接走人!”
林南没想到一时的勇气却牵连了其余两个同届的同学,万分抱歉下他绞尽脑汁想着问题的答案,但在这种气氛和环境下,实在是没有思路。
剩下两个女生,宁云和李琳目光微微对视,都觉着自己是被牵连遭殃的池鱼,共同受累的苦难同胞,本来还比较生疏的关系瞬间好像亲近了不少。
李琳想着自己家里父亲平日里在饭桌上讨论的那些,有些不确定地开口小声道:“英姐,是因为,影响不好吗?”
“嗯?”英姐没想到竟然还有个有点想法的,稍稍冷静了一点,“影响?什么影响?”
李琳咽了咽口水,有些自信了,但依旧在脑海中整理了一番措辞后才小心翼翼道:“因为采访犯罪者,不论报道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新闻可能并不会让大家觉得社会在变好,只会觉得无力和感受到社会的阴暗面……积极向上的新闻更能获得好感,比如当地警方破获多少案子,挽救了多少人之类的。”
宁云是个孤儿,她没有那个环境也没有机会知道这些,但是为了生活比他人多了许多年在社会上生存的经验告诉她,这个答案可能是对的,但是却不够准确。
但是英姐已经很满意了。
初出茅庐的新人最想做的就是刚进门就大干一场,名扬四海,但是怎么就没人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那根菜。
从基础做起,这句话从幼儿园教到大学,怎么就没几个真正记住的。
这个答案还算不错,但是有些琐碎了,她期望着能得到更多的惊喜。
于是她点点头,声音不再那么尖利,微微平和道:“然后呢?还能想到什么?”
李琳一时有些语塞了,这些都是她父亲平日里在餐桌上随口说的,她不是很理解,但很明显英姐对这个答案还是满意的。
但是让她再有自己的想法,却是无从说起,只能红着脸摇头道:“我只想到这里了。”
英姐点点头,没有生气,只是转向宁云淡淡道:“那你呢,你是怎么想的?”
宁云愣了一下,没想到一直安静着也不行,她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最终只能将内心的想法如实说了出来,“我觉得,是不是因为这种报道只是报道出了事实,但是没有一个结果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才……”
英姐眉一挑,是真的惊讶了,没想到本以为是三条虫的实习生里,竟然混起来了一个半灵长类。
英姐双手环胸,难得的平心静气道:“林南,接下来的话并不是我在针对你,但是我觉得你更应该去考研搞研究,这应该算是一种夸奖。但是说实话,在这近三个月的实习里,我并不觉得你在报社工作能有大的发展……当然,如果你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我也是没有意见的。”
林南沮丧着点点头,没有说要留下,还是要离开,只是低着头。
“李琳,你的想法不错,但是可以听得出来你有些想法,只是还不成一个体系,有些散乱,你跟着报社里的前辈们多听多看,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李琳被夸奖后,脸红扑扑的,心里很是骄傲,觉得自己是三人里最有发展潜力的那一个,直到她听到英姐对宁云的评价。
“宁云,你倒是让我最出人意料的那一个,平日里你话不多,存在感也弱,但没想到对事实的看法倒是一针见血,我觉得你很适合留在这里做社会新闻类的记者,你可以考虑考虑就职时转去那边。”
宁云愣了,李琳也愣了。
宁云终究是经历多,她赶忙点头,认真道:“谢谢英姐的建议。”
半年的实习期很快过去了。
在报社的实习生工资很低,所有进报社的人都是从采访收集资料做起的。
每天累死累活跑断了腿,一个月下来写的新闻撰稿能用的可能就七八篇,还是那种并入到前辈们写的重要文稿里的那种。
一篇撰稿根据重要性价格不一。
便宜的,一篇下来也就100左右,贵的可能有两三千。
但是值得两三千的消息,作为还没来得及发展关系的实习生当然是屈指可数,因此每个月到手可能就一两千。
宁云还是撑不住了,他家世较好,家里也希望他能读研考博然后去当老师,在工作单位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可能还有自己的一点点的挫败下,实习结束后收拾东西悄无声息的走了,再没有跟其他人联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