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兩個路握在手裏,朝廷征收的糧食,將會比以前多上不少。
畢竟皇莊的規矩,是你要是賣餘糧的話,就必須賣給朝廷,而不能賣給私人。
光是這多出來的六千萬畝土地,就算隻按最低的征收兩成田賦和皇租,一畝產出隻按照兩石來算(實際上兩淮的良田很多,肯定不止這個數字),那最終朝廷能從兩淮路收到的糧食,就是足足兩千四百萬石!
這是漕糧的六倍!
有了兩淮在手上,還怕南方斷絕漕糧的運輸嗎?
所以雖然趙諶率領兩萬大軍南下,卻隻打了幾仗,將叛軍趕過長江之後,就沒有繼續南下,而是留在兩淮搞民生,朝堂裏也沒有什麽人認為太子這是在故意施恩,野心過大。
實在是兩淮太重要了。
在這裏穩住一年的時間,淮南就將會成為朝堂一個有力的收入點。
現在大宋朝廷其實不缺錢,但是糧食確實有些不足,得省著點花。
這也是趙諶為什麽沒有暴兵的原因。
你暴兵的話,還要不要生產了!
而在兩淮之地分田之後,這裏的統治,也穩定了下來。
為了保住自己的田地,皇莊的莊民們,是可以拚命的。
河北三路皇莊成熟的體係可以直接照搬,趙諶也命令河北西路的皇莊,抽調一部分莊頭過來,協助這邊管理。
反正朝廷出路費,出生活費用,他們家裏的田地也不用擔心,讓同皇莊的其他人搭把手就行了。
反正很多時候,皇莊都是統一勞動,因為很多時候要出去打工,保證最大的利益。
相互之間如何補償,莊民之間也基本上摸索出了比較公平的做法。
在趙諶大搞生產的時候,蘇州那裏,大畫家和他的手下們,已經開始焦慮了。
黃善潛慘敗,預備的後手汪伯彥也慘敗,趙諶大軍席卷兩淮之地,無數士紳扶老攜幼的渡江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