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南宋朝廷傳來的消息之後,吳乞賣也有些急了。
確實,趙佶他們,在江南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他們能拖到現在,把趙諶麾下新軍超過一半的兵力拖在兩淮之地,已經做得出乎金國方麵的想象了,反而是金國這邊拉胯了,打個高麗打到現在都沒能打下來!
雖然高麗人已經是打得如同屍山血海一般了,可是沒打下來,就是沒打下來,高麗依舊在反抗,就是繼續在反抗。
在這樣的情況下,粘罕也開始承受巨大的壓力。
雖然是頂級名將,然而麵對這樣的地形,不是名將就能解決的,多少女真精兵的血撒在了西京前線!
也不看看是什麽地形,就這種地形,多少士兵都沒法填啊!
所以粘罕選擇了耗,高麗畢竟產糧區有限,安州開州這一片平原都已經被金國占了,他們產糧區就少了三分之一,加上長期相持,需要大量的糧草,他不信高麗能一直這麽堅持下去。
雖然金兵的糧道也需要翻山越嶺的運來,可是身後那麽大一個金國,粘罕怎麽都能更支持得住。
然而就算粘罕都沒有想到的是,高麗人居然就這麽堅持了一年多。
他當然不會知道,背後有一個趙諶正在兩頭吃,不斷賣糧食給高麗的同時,還將高麗的礦山幾乎都已經拿下了,用國內相對不值錢的糧食換來那些出色的礦石,然後不斷的製造出各種軍械和農具,賺得那叫一個盆滿缽滿。
而他更沒有想到的是,養精蓄銳了兩年之後,靠著堪稱恐怖的生產力,趙諶和大宋朝廷掌握的力量,已經是金國上下和南宋小朝廷,完全不能想象的了。
在所有人都認為趙諶麾下的三員大將,正在兩湖路進行平叛的時候,實際上進入兩湖路的,隻有兩萬禁軍。
而且這兩萬禁軍,也沒有怎麽參與戰鬥,隻是偶爾和義軍交鋒,看起來打得熱鬧,實際上接觸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