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發起了潮水一般的進攻。
從正麵和左右兩側,三個方向,同時衝殺過來。
隻給宋軍留出了後路。
圍三闕一,這是兵法正道。
而宋軍也迅速的開始了陣型的布置。
兩側,嶽飛麾下的將領們,開始一個營一個營的布置防線,背嵬軍都是重甲步兵,這次也不例外,雖然重甲很重,不過經過大宋水力衝壓技術打造出來的板甲,卻相對來說更好穿一點,背嵬軍的披甲率,那是驚人的百分之百。
身披重甲,前麵架著重盾,而重盾上方則有個凹口,那裏可以用來架起長槍,也可以用來……
一麵麵的長牌,組成了臨時的城牆。
而在城牆上方,一支支的**寇銃伸了出來。
**寇軍作為一個番號,現在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然而最早的**寇軍的精神,卻讓所有太子親軍都銘記著。
統一行動,一切行動聽指揮。
燧發槍的好處就是不用點火,裝填雖然看起來更複雜,可是熟練了之後,卻顯得很容易。
正麵的木牆內,並沒有背嵬軍的重甲騎兵,而是神機軍的士兵們,他們一個個雖然是輕裝,卻戴著鐵鬥笠,這是為了防箭的。
一支支的**寇銃,同樣伸了出來。
不過金兵並不是沒有積累對付**寇銃的經驗。
分散衝擊,不要擠成一團當靶子。
以散兵狀衝擊,貼身,然後和對方近身肉搏。
這種想法問題不大,然而……
在對方的衝擊距離宋軍的戰陣還有兩百步的時候,一連串清脆的響聲,就從宋軍陣營中響起!
數名在前麵盔甲鮮明,指揮著士兵衝陣的軍官,如同被重重的撞了一下一般,仰天倒地。
這是宋軍陣中的狙擊手在發威。
膛線槍的準確度,讓他們在戰場上,可以精準的狙殺對方的軍官。
士兵衝陣也是要靠中級軍官帶頭的,有軍官一起衝陣,和隻有士兵衝陣,那是兩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