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章佳檸送到村委,程澈去了圍堰養殖場。
海參養殖是程澈後琢磨的生意,三個坑連平時看護喂養再加上晚上打更一共雇了四個人。
三個白天看護喂養,一個夜裏打更值守。
車停在路邊,再往裏就走不了了,都是沙灘地。
一進門,看到田興剛在攪拌飼料,程澈走過去幫忙。
三大桶飼料,程澈幫著攪和另一桶。
田興剛忙攔著,“你別動手,衣服埋汰了。”
“沒事,埋汰了再洗。”程澈沒看到另外兩人,“他們呢?”
“泉水和小平去給最南邊的坑換水。”田興剛將攪拌好的飼料放一旁,又去拌另一桶,“我尋思這批參出去前,再喂肥點,今年飼料成本高,你又不想喂劣質的。我就盼著讓它們長肥點,多給你出點錢,把成本拉一拉。”
程澈笑,“田叔,還得是你啊,知道替我著想。但話說回來,劣質飼料肯定不能喂,訂貨的客戶就衝著咱家參的品質來的,我省下那幾萬塊的飼料,丟的可就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客戶。”
田興剛點點頭,“你能這麽想,難得。以後做大老板,更不能忘本。”
程澈:“那是必須的。”
田興剛在圍堰養殖場算是管事的,他懂海參養殖技術又勤快,人快六十了,麵相老,但身子骨絕對硬朗,給倆年輕人都不換。
田興剛:“一會兒我給你拉個單,你去買點藥回來,我看有個坑的參不對勁。”
程澈:“怎麽不對勁?”
田興剛擰著眉,似在琢磨著,“看著像病了,但有點不像,我這不讓他們換水,再觀察觀察。”
攪拌完三桶參餌,程澈拿著田興剛給的單子去村裏的動保買藥。
車停在動保門口,他將單子遞給售貨員,對方看眼去給他拿藥。
這家動保是個五十多歲的婦女經營,不會用電腦記賬,每天銷售的藥品都記在筆記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