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簽書樞密使王襄、兵部尚書馮懈、戶部尚書聶昌三人急匆匆進來。
他們看到劉韐早已先一步到了,而且看樣子和官家有說有笑,交談正歡,三人心頭不禁一酸,既羨慕又嫉妒。
二個月前,劉鞈還是一個待罪之臣,正等著被治罪。
哪知官家突然變了心性,竟然讓劉鞈坐上了軍方第一人的位置。
這是繼狄青之後,大宋第二個當上樞密使的武將。
不知多少大臣極力反對,然而官家卻力排眾議,堅持己見。
很多人隻能等著劉鞈打了敗仗,守不住東京城,然後所有人看他的笑話。
可是現在,劉鞈居然將金兵的東路軍給打敗了。
而且聽說是決堤黃河,水淹金兵。
昨晚上鬧出這麽大的動靜,想必對金兵造成的巨大傷害。
劉鞈的功績,比起去年李綱主導的東京保衛戰,似乎還要耀眼奪目。
那從此之後,劉鞈豈不是成為皇帝身邊的大紅人。
他們這些六部尚書,豈不是矮劉鞈一大截?
而王襄和馮懈兩人,嫉妒之中更是有些不服氣。
王襄原本是西京留守,地方大員,在金兵還在河東之際就被調回樞密院任二把手。
看起來是升官了,可在樞密院隻能當劉鞈的綠葉。
而他要是在西京,卻是唱主角的份,如果能擋住金人西路軍的進攻,估計也是妥妥的大功臣!
至於馮懈,更是有些莫名其妙了。
他之前是原樞密使孫傅的副手,去金兵大營與完顏宗望和談。
誰知卻接到緊急通知,不僅不讓他和談,還讓他趕緊回來擔任兵部尚書。
他何嚐不知道這個兵部,實則就是樞密院的小媳婦,什麽征兵、征糧、撫恤等等軍隊後勤的事情,全是兵部的活。
幹得好,那是樞密院的功勞,幹得不好,責任很大。
很是有些吃力不討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