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您同意了,我回石嶺村就立即安排蓋養豬場。”
“我這邊也加緊培育,目前隻有一百來頭豬仔,三十多頭母豬,爭取多搞點豬仔。”
“除了豬棚,我還會給你搞個實驗基地,宿舍,辦公室,實驗室,樣樣齊全。”
“這可得花不少錢啊!”
“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隻有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你才能安安心心養豬,專家養豬肯定比普通老百姓厲害啊,另外我還想請你領頭,一邊研究適合大白豬的飼料!”
寧遠安瞪大眼睛:“你還有這想法?”
現在農村豬都是吃草,吃泔水,吃糧食,大家根本就沒有飼料的概念。
即便是養殖場,也是粗糧來喂。
廖澤亮把自己前世書上看到的生物發酵飼料的想法一說,寧國安讚不絕口。
旁邊的劉昭是個門外漢,聽得一頭霧水。
寧遠安很是興奮:“若是飼料培育成功,跟大白豬一起推廣,一定事半功倍,澤亮,太感謝你了!”
廖澤亮笑了笑:“讓國人吃得起肉,人人有責嘛!”
其實真要搞成了,廖澤亮就算是掌握了種豬的來源,到時候就可以靠賣豬仔,賣飼料賺錢了。
自己得和寧遠安搞好關係,兩人當下又商量了好些細節才離開了。
……
接下來幾天廖澤亮一邊參加文代會的活動,一邊在北影廠指導江海和夏肅南。
眼看著離年終越來越近,天也越來越冷了。
這天廖澤亮正跟左蘭他們聊天,穆義來了。
“澤亮,這期的《人民文學》賣爆了,今天我們就收到了不少增訂電話,這銷量要創曆史新高了啊!”
“是嗎,那太好了!”
雜誌的銷量可是直接影響了老幹爹產品的銷量啊!
畢竟稿費是死的,可產品就源源不絕了。
“還有電視台想要播放權呢,打算搞成小說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