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嬉皮笑臉的王長輝和臉色鐵青的哈迪爾,李銘有些不明就裏。
“哈迪爾,有什麽困難?莫非王局長也知道?”李銘和藹地問道。
“他當然知道。你問他!”
聽到哈迪爾的話,王長輝笑了。
他確信哈迪爾就是一個不懂掩飾自己的情緒、直來直去的手工藝人。
不過,他喜歡和這樣直率的人打交道。
“還是請哈迪爾先生解釋一下吧,王局長……我很了解他,在織布縫衣這一塊,絕對的門外漢。”見王長輝也沉默不語,李銘打著圓場。
哈迪爾這才將純手工複刻古服飾的艱辛不易和盤托出。
“王局長關於服飾展覽活動的提議其實是貼近生活、走近藝術的好建議,不過,僅有一件古服飾的展覽活動,的確太單薄,不現實。”李銘皺著眉頭,下了結論。
“那如果有很多件呢?”王長輝突然大聲說道。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做不到。”哈迪爾連忙大聲爭辯,生怕王長輝對他來個殺雞取卵。
“僅憑人力,當然做不到,如果憑借機器呢?”王長輝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說道。
李銘、吾斯曼、卡斯木和在場的援疆幹部聞言,均眼前一亮。
隻有哈迪爾一臉的厭惡。
“沾上機油的古服飾,已經沒有了曆史的氣味,變得不純粹了!千年之前,怎麽可能會有機器織造?!如果按照王局長的做法,那些掛在櫥窗中展覽的古服飾,就不再是一件藝術品,而是工業產品。”哈迪爾的額頭上青筋暴起,極力反對。
“哈迪爾先生,如果您窮盡一生,能複刻多少件古服飾?”王長輝氣定神閑地問道。
“這……不足三十……不,二十件吧。”
“這個體量,連莫高窟壁畫上的衣裳都不足以覆蓋,還有榆林窟、西千佛洞、克孜爾石窟等石窟壁畫,還有史書上文字記載的服飾呢。哈迪爾先生,我相信你選擇複刻古服飾,是想展現新疆服飾的多樣性,再現新疆文化的輝煌。可你短暫的一生,能做的隻是曆史的滄海一粟,能讓整條曆史長河閃爍出銀河般璀璨的光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