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雨

第75章 都不合适

字体:16+-

清晨的蓝天一尘不染,白云像透明的白色纱幔飘**在蓝天之上,鲜红的太阳从远处的群山中羞赧地缓缓探出头,扯过几丝纱幔,遮住了自己羞得通红的脸。

天光渐明,雄伟高大、冰冷单调的城墙被镀上一层温暖的红艳之色,多了一丝温润之感。

高大厚重的城门沙哑着嗓子徐徐开启,两队威武的士兵从城内列队而出,在门外两侧伫戈雄立。

早已恭候城外、露营一宿的西域驼队满载货物,呈上入城文书、货物清单,缓缓入城。

而在城内盘亘多日、完成贸易交割的异国驼队也满载瓷器丝绸,商人们的脸上**漾着笑容,缓缓出城,渐渐远去,化作远方数粒黑点,消失在大漠黄沙之中。

城墙之内的城郭之中,一声鸡啼,终于让太阳鼓足勇气,从远山中一跃而起,撒开手中紧握的白纱,在天空中绽放出炽热的笑脸。

城里的炊烟寥寥升起,早市上,人声渐渐鼎沸,吆喝之声四起,长相、装束、语言各不相同的各国商人在这里齐聚,很多从未在中原见过的奇珍异宝堆得琳琅满目、比比皆是。

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在早市上络绎不绝。

即便大家言语不同,也用微笑示意,多姿多彩的各国文化通过商旅、商品在这里汇入、融合、生长、壮大,在天可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下,西域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昌盛之景。

城墙上忽然鼓鸣锣响,将王长辉从梦里惊醒。

他躺在**,睁开双眼,扭头看向窗外。

窗外夜色弥蒙。

“我刚才梦到的,是喀什的开城仪式?还是大唐西域盛景?”王长辉分辨不出现实和梦境,但内心却十分激动,“太真实了!喀什的开城仪式,还原的是西汉时的场景,不过和贞观盛世相比,还是略逊一筹。我应该是梦回大唐了吧。”

即便此刻还未到黎明,但王长辉已经睡意全无。

“大唐时,西域各族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虽相貌不同、服饰各异,生活习俗也完全不同,但在外国商人眼里,他们都是大唐子民!大唐子民对朝廷、自身身份的认同感、自豪感在外国商人们羡艳、崇拜、友善的目光中达到了历史顶峰,都为生是华夏民族的一员而深深自豪。”

王长辉想到这儿,猛然起身,欣喜地穿上衣服,在床边来回踱步。

“大唐……大唐!对啊,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应该在女儿参加唐装汉服大赏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的!”王长辉狂笑着拍着脑门,一边陷入自责,一边喜不自胜。

第二天一早,他已无法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早早就守候在孙书记办公室的门口。

此刻,整座办公楼还在晨光中沉睡,并未苏醒,楼道里连一丝声音都没有。

一个小时后,才有三三两两的人进入办公楼内。

多年后,喀什文旅局的工作人员都还在津津乐道当年一个援疆干部的故事。

说是有天上午,最早上班的人看见一个人蹲在楼道里,黑暗中的双眼炯炯有神,无论是谁从他身旁走过,他都会咧开嘴朝那人傻笑,像疯了一般。

最后,还是孙书记降服了这个一夜而成的“怪人”。

当他从孙书记办公室出来后,除了那双眼睛更加明亮,一切恢复正常。

这人,便是王长辉。

“长辉,这么早就来了?一夜没睡?”孙书记一眼就认出了蹲守在自己办公室门外的王长辉。

王长辉猛然起身,笑着说道:“有些迫不及待想向你报告工作。”

“哦?这么说,连一刻也不愿等了?看来,一定是‘手拉手’活动有了重大进展。”孙书记一边笑着低头打开房门,一边瞟了一眼王长辉。

王长辉的黑眼圈还未褪却,但眼中的光似乎已经驱赶了一丝黑暗。

“是大唐!”王长辉跟着孙宇翔进入办公室,还未等孙书记落座,王长辉就急迫地说道。

“大唐?大唐怎么了?”孙宇翔皱了皱眉头,顺手给王长辉倒了一杯水,指了指沙发,“你先坐下,喝杯水,慢慢说。”

“孙书记,汉唐文化,是我们中国历史文化在西域的两个制高点,多民族在这两个朝代和谐共处、深入融合,取得了辉煌成果。所以,我们喀什演绎的古城开城仪式,采用的便是汉制,因为西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文化。而以服饰文化为主题的嘉年华活动,我们重点推出的,是唐代回鹘女装,唐朝的文化不仅影响了西域,还引爆了整个世界。也就是说,汉唐两朝灿烂的文明,对各民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巨大的,即便放在现在,也不逞多让,能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

王长辉说到这儿,有些口干舌燥,于是停下来喝了一口水。

王长辉变得不急不缓,倒是让孙书记有些急不可耐了,眼中放出光来。

“那又怎样?继续说!”孙宇翔催促道。

“书记,汉唐两朝虽然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它璀璨的文明却部分被保留了下来,我们仍然可以一睹风采。如果我们组织一次寻根溯源之旅,带领喀什和上海的青少年领略一下汉唐的风采,看看彼此的祖先是如何在大一统的中国安居乐业,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我想,他们也一定会同自己的祖先一样,为灿烂的华夏文明、为身为华夏之子而深深自豪。”

“好,很好!”孙宇翔激动地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那这寻根溯源之旅,是放在喀什,还是上海?”

还未等王长辉回答,孙宇翔就自己给出了答案:“放在喀什吧。唐代,喀什地区就被称为‘疏勒’。它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连接了中原与西域、中亚乃至欧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枢纽。另外,它也是军事防御重镇,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宁提供了强大的军事支持。唐朝时期,疏勒是安西四镇之一,设立了疏勒都督府,辖境广阔,领州众多,是唐朝在西域的重要军事和行政中心,在唐朝西陲的军事战略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而且,疏勒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也非常频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交汇点,尤其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土的第一站。疏勒国也曾盛极一时,拥有千户人口和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王长辉点了点,正要插话,可孙宇翔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是继续激动地说道:“上海在唐代被称为华亭县,虽然经济还算繁荣,但如今留下的唐代遗迹很少,能讲的汉唐故事也不如疏勒那么多,所以,放在喀什吧,这是最好的选择。”

孙宇翔说完,笑容满面地看着王长辉:“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

王长辉摇摇头:“书记,喀什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但要作为华夏之根、民族之源,似乎欠缺了一些。”

王长辉拒绝得尽量委婉而客观。

孙宇翔脸上笑容尽失:“你是要追这样的根、溯这样的源?那上海也不足以担此大任啊!”

王长辉闻言,这才露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所以,喀什、上海都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