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此话一出,瞬间震惊全场。
接着朱标便忍不住对朱元璋问道:“父皇这天下才太平下来,为何还要再动兵啊?”
但朱棣听到有打仗的机会,瞬间眼神中迸射出一抹精芒道:“只要父皇下旨!儿臣定愿首当其冲!”
朱元璋看向朱标,问道:“若是不对倭国用兵,那咱缺的银两就要从大明的百姓身上拿了!与其苦了咱大明百姓倒不如苦一下外族!”
他说罢,身上陡然爆发出一股雄浑的气势。
“而且倭国上可是有不少的金银矿山,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石见银矿了,据说那石见银矿也足够我大明未来10年都不缺银两!”
“再者,为君者就应该纵横四方!踏足这天下!”
此时的朱元璋尚在青年,谈吐之中仍然透露出一丝王霸之气。
朱标犹豫一会儿,又接着问道:“那这倭国在何处?咱们又该如何取得银两?”
“他与咱隔海相望。”朱元璋想到此处不禁愣住了,随后就沉默了半晌。
看到朱元璋这样,朱棣便忍不住问朱元璋怎么又不说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回答道:“咱突然想起来,咱并没有太多的海船啊!当初打陈友谅那会儿,可是把咱的海船给打完了!”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而看到朱元璋一脸苦色,朱标也叹口气说道:“这么说来还是不宜动兵了?看来天意如此了……”
“不,不是天意如此,是天意让咱先打造战舰,然后再取那倭国!”朱元璋以前不知道还好,但现在知道了,有这么一大块肉就在自己的枕边,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
“倭国事情再议,但是战船咱一定要打造出来!再加上咱大明可是有不少的火炮!这些有丞相给咱的火炮,也足够咱征战沙场了!”
“也是因为丞相咱才知道咱大明原来在这世界之中居然才只占那么一小块!这世界简直太大了……”
朱元璋说到此处也不禁摇头叹气。
众人听后,心中不禁一颤。
听朱元璋的意思是想要雄霸海内外?
不过朱元璋也没再继续说,只是看着送到自己手中的这封信,对朱标还有朱棣他们说道:“另外,这上面也确实记录了不少的银矿,你们就直接到这些记录,有银矿的地方挖挖看。”
“一旦有不少的银子,那咱就能够发行宝钞了!”
朱元璋还是惦记着大明宝钞,如此一番话说出之后便将手中的这封信给自己的这些孩子传阅……
而另一边。
周界还不知道自己说的那些话,已经传到朱元璋那里了,仍然是像往常一样售卖自行车以及赚钱。
系统给他奖励的粮食已经够多了。
但周界却并不想把这粮食都拿到市场上卖。
因为这么一来的话会引起粮价波动,使得不少贩卖粮食的百姓也得受到冲击!
所以周界把系统奖励的那些粮食取出了一部分,堆满了仓库。
眼看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
这段时间周界可是还是像往常一样照顾着田地。
直到潘小云忽然着急的喊周界说是种植的那些东西居然真的长出来了,这才让周界颇为意外欣喜!
等周界来到田地,在田里一挖,发现土豆和红薯居然都长成了!
现在他明白系统那个时候说的系统出品必属精品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这简直就是神粮啊!
就在周界庆幸的时候,曹知县也满心欢喜地跑了过来。
“丞相大人大好事啊!明明是大冬天,但是各家各户的田地都有收成!”曹知县难以压抑住内心的激动,对周界如此说道。
等等他看到周界已经捧着一大堆长成的土豆的时候也明白过来是自己说晚了。
但他眼神中也仍然不减激动,道:“丞相大人简直是大明的幸运,是百姓的幸运啊!”
听到曹知县这么讲,周界反倒苦笑着回答道:“别逗我了,就算其他百姓长成了土地,也是他们辛苦种植的结果跟我有什么关系?”
跟你没关系,这东西可是你带过来的!
曹知县心里想着这句话,但眼神中却仍然不减感慨……
不止周界这里。
朱元璋算了一下时间,也觉得发出去的那些土豆和红薯应该获得收成了,直接召开临时朝会。
在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七嘴八舌。
无一不是在讨论这些在大冬天都能长成的作物。
“我大明有此种神奇作物!简直是天佑我大明啊!”
“陛下,各县各省都传来捷报,此次粮食大丰收,甚至有些农人家里的粮仓都已经堆满了!而且缴纳赋税完全有余,已经拿出去卖了!”
“陛下,我大明百姓不会再因为粮食短缺而受苦了!”
众人的话语都落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朱元璋脸上也是笑呵呵的,但他知道真正造成这种神迹的是目前正在养老的周界,不禁心潮澎湃说道:“上天有没有必有大明,咱并不知道,但是咱知道的是当朝的丞相大人才是真正造福大明的神人啊!”
此话一出,原本还在热切讨论的众人一时间都闭上了嘴。
过了会儿刘三吾有些疑惑的问道:“陛下,天下百姓都有神粮的,这件事情又怎么跟丞相大人扯上关系了?”
“难道说这些粮食都是丞相大人发出来的?”
朱元璋笑而不语。
但在场的人也都不是傻子,看到他的笑就猜到原来这粮食跟周界是脱不了关系的。
在场群臣震惊。
“什么?这种天降神粮居然是丞相大人拿过来的?”
“丞相大人难道是这天上的仙人下凡来保护我大明的?”
“陛下,老臣请陛下狠狠的奖励丞相大人!抽象大人降下如此神粮,称呼他为当代神农转世也不为过!”
众人也跟着称赞起了周界。
而朱元璋则笑呵呵地说道:“奖励是肯定要奖励的,但是不是现在……等咱的水泥路修的差不多了,以及那些火器改造的差不多了,再一起论功行赏!”
这一句话让在场的众臣又是一惊,只感觉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遭受到的震惊,可要比半辈子遭受的震惊要多得多了。
“陛下的意思是,这些水泥也是丞相大人的发明?”
“新火器也是吗?我的天啊,丞相大人还真是神仙!”
在众人讨论的时候,一个个也开始琢磨是不是应该找周界询问一些仙缘。
他们忽然又想到刘伯温和李善长主动请假,但却并没有在家里呆着不知去了哪里,再一联想朱元璋如今所说的话,一个个面色震撼。
原来那两人早就知道实情而跑去找周界要仙缘去了!
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不能跟着一起请假呢?
在场的群臣心里面也都只有这一个念头。
朱元璋却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仍然让众人汇报最近的朝廷事情。
他却因此得知,倭国派遣人来大明国子监求学。
提到倭国,朱元璋原本的笑容一瞬间冰冷了下来,随后问当朝大臣们的想法。
“倭国那样的弹丸小国都来大明求学,就足以说明了我大明的教化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件好事啊!”
“就是啊陛下,他们若是能把我大明的教化习俗礼仪廉耻都学走,那我大明的教化也能够使得那帮蛮夷之人开智!他们又如何不能感恩大明?”
听到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朱元璋却忽然冷不丁地说道:“但是咱也听说这帮倭人在咱沿海地方烧杀抢掠……”
刘三吾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烧杀抢掠的都是一些没有开智的倭人,但若是给这些倭人开了智,让他们知道我儒家学问,并且懂得礼仪廉耻,那他们肯定不会再这样了……”
全程讨论纷纷。
但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同意倭国派人来国子监求学。
而朱元璋则面色沉闷表示这件事情还得再好好考虑……
但熟不知他所说的考虑,实际上是让毛骧把这件事情带到了周界那里。
“朝中的那些人想要让倭寇感恩戴德?”周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差点没笑死,随后语气冰冷的说道:“倭寇是狼子野心!欺软怕硬之徒!要是真懂得感恩戴德又如何从大元开始就袭击沿海边境了?”
“更何况他们在唐朝时就有派遣过遣唐使到大唐来求学,但也仍然没有改变他们现在杀烧劫掠本性啊。”
“说白了,普通的教化对倭人来说不管用,唯有给他们一记大棒,让他们知道疼而不敢惦记大明!他们才会老实万分!”
毛骧听到周界对倭人居然这么痛恨,一时间也有些意外。
他忍不住对周界问道:“那丞相大人觉得该如何对待这帮倭人?”
“那帮人一个个媚上欺下,并且抽一鞭子能够犁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帮倭人都发展成奴隶!”
“现在他们都敢在大明的沿海边境动手了,可想而知大明哪一天如果气势弱了,他们保证会像闻到血的狼一样扑过来,跟着周邦小国一起把大明撕肉喝血!”
周界说的直白,却听得眼前的毛骧毛骨悚然。
但毛骧又仔细一想,觉得周界说的也对,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也不赞成那帮蛮夷之徒来求学,不过又有些为难的说道:“但是想要对这帮倭人动手也是比较难的啊,毕竟大明现在还没有像样的战船……”
周界听到毛骧所说,忍不住笑道:“你怕不是在逗我。”
虽然毛骧听不懂周界的字的意思,但却能大概了解,便忍不住说道:“属下说的是真的啊,当年奉上跟陈友谅撕扯的时候,那可是打的昏天黑地,还把那些船都给打碎了!”
“如今大明没有船,又如何能对付得了那帮倭人?”
周界却笑着回答道:“那就是小朱他还没有开窍啊,连蒸汽机都能造,就没有想过把蒸汽机安到船上,作为动力,从而驱使整个船吗?”
这话让毛骧瞬间愣住,半信半疑的问道:“可以这么做吗?”
“能吧。”周界也不太确定。
毕竟他到现在都还不确定朱元璋是不是穿越者。
但随后他也一脸怀疑的看着毛骧,问道:“你这老小子该不会并非找我喝酒,而是想找我套词的吧?我可先把话说清楚了,我已经不理朝事了……”
毛骧讪讪一笑,摆着手大大咧咧的说道:“我哪能啊,就是有感而发,侃大山嘛胡吹胡说的。”
周界听后才渐渐消了疑惑,随后又跟毛骧互相敬酒。。
不过这一次毛骧学乖了,特地要的酒是黄酒而非是周界的茅台。
他因为喝醉了而抖了一堆话,从而挨了板子,也让他对茅台酒有了心理阴影。
周界倒是无所谓。
反正他这里粮食挺多,黄酒也好,茅台也好,都能够酿……
不过想到这里,周界又想到了一种赚钱之策。
等送走毛骧之后,周界很快就找来曹知县。
曹知县听到周界说有赚钱的生意找自己,不禁哭笑不得道:“丞相大人你就别折腾了,你连玻璃厂以及玻璃厂的人都没了,又想做什么?”
周界听到曹知县这么说,却忽然想起灾情的事情,于是问曹知县灾情怎么样。
“山东的灾情?难道丞相大人还不知灾情已经过去了吗?”曹知县一脸疑惑的看着周界。
周界则有些无语问道:“你觉得老夫像是应该知道的吗?老夫在这儿平日里也就种种地,顺便打会儿太极拳,哪里得知那些朝廷上的情报?”
“就连今天也是毛骧过来跟老夫说朝廷要考虑那帮倭人来国子监求学,老夫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听闻周界所说,曹知县也是有些为难道:“那丞相大人,你何不直接取消假期到朝堂上去了,这样任何事情也知道了。”
“这不是老夫懒得去朝堂?多好的假期机会,还要去给朱元璋打工,闲的吗?”周界忍不住对曹知县一番吐槽。
曹知县还想提醒周界,但又想到周界向来口无遮拦观了,只能把话藏到心里。
但周界又转念一想道:“对了,可以发展报纸啊!那也是一项赚钱的生意,老夫可以把这个生意的方法告诉你,然后你每次赚到的钱分老夫一部分就行了?”
曹知县一听还有这种好事,也瞬间笑呵呵的答应了。
毕竟有钱不赚白不赚!
最后就见他两眼激动的望着周界问道:“那丞相大人何为报纸呢?”
“所谓的报纸就是记录一些事情啊,比如说张三家下了一堆狗崽子想要卖,就可以让张三付一笔宣传费,然后就把张三这件事记录到报纸上,并且详细的写下张三家的住址。”
“同时报纸也可以记录当今朝廷的事情,像是倭人要来大明求学。”
“通常报纸卖的便宜一些,这样方便普通百姓传阅可以做到不出门就知天下事!同时也薄利多销!”
“至于报纸上刊登什么内容,当然是掌握在大明朝廷手中!”
周界侃侃而谈。
曹知县听周界说了一个大概,也已经明白了这报纸到底是什么情况了,有些激动的说道:“这么说的话,所谓的报纸简直是一种神物!”
周界很想吐槽,怎么古代的人会动不动的就把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称之为神物。
他又一想觉得报纸在当今朝代也确实算一种先进的东西了。
要是换成自己是曹知县的话,估计也要称赞一番。
而周界又接着提醒道:“当然你要想做这个生意的话,我可以给你详细的讲解要在这报纸上具体刊登什么内容。”
“像是也不一定要刊登之前说的那些东西,刊登一个小故事,然后一些人可能会觉得故事有趣,想要听下文就会买下一期的报纸了!”
周界接着把报纸的各种用途以及可以刊登的东西跟眼前的曹知县说的明白一些。
曹知县越听越惊喜,连忙开口说道:“这个生意我做了!就按照之前说好的!这个声音要是成了,我一定给大人分钱,哦对,按照大人所说,那应该叫分红。”
“先别着急。”周界看到曹知县兴冲冲的要走就急忙拉住了他又见到后者一脸疑惑的望着自己,这才继续解释道:“另外我想卖酒!酒的档位也不同,价格也不同……”
听到周界要酿酒,曹知县瞬间苦了脸色道:“丞相大人,酿酒确实是门生意,但是现在百姓们才只是拿到粮食啊,用这些粮食来酿酒,是不是有点……”
曹知县没把话说完,周界就知道这家伙是误会自己想要收粮食来酿酒了,连忙说道:“想什么呢老夫怎么可能会收普通百姓的粮食?他们的粮食留着他们吃就行!反正老夫这儿不缺粮……”
周界说的是实话。
但是曹知县却哭笑不得。
因为周界种植了多少粮食,曹知县也是知道的,就那点粮食又能酿出多少酒呢。
“如果不是要征集普通百姓的粮食来酿酒的话,那下官也自然是愿意帮大人你做成这单生意……”
“不过向来酒的话,价格也都一般,并且本县卖的好酒就有不少,大人这个时候卖酒可能会亏的血本无归。”
“这就需要用到营销了!”周界对于营销还是有一番自信在里面,随后又接着说道:“普通的酒肯定一般,但是如果我把这个酒试着夸大,只说他是某位将相曾经喝过的酒,那这个酒就会价格高了一点。”
“千里马与伯乐的事情你听过吗?但倘若是一只普通的马遇到了伯乐,而一般的人在看到伯乐相中了这匹马之后,那还会认为他只是普通的马吗?”
周界这番问话让曹知县瞬间有了更加开阔的眼界,这也让曹知县忍不住道:“原来如此,那是否说明如果说某酒是诸葛武侯曾经喝过的?那也能让这种酒变得名贵?从而获利不少?”
“当然。”周界承认了曹知县的话,但又接着补充道:“要是一杯浊酒就说是诸葛武侯喝过的,那肯定也不会有人相信,这就需要酒里面加一些名贵的东西了,像什么人参鹿茸,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可是这种卖酒法,不是骗人的?”曹知县心直口快忍不住对周界问道。
周界却浅笑一声说道:“这种东西叫营销,只要喝酒的人相信,那这就不是骗人!”
“这种名酒就是要卖给相信的人喝的,不相信名酒的人,咱肯定有别的推荐,推荐他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的酒。”
“喝这种名酒的也主要是喝一个身份,是要证明有身份地位的人才配喝着酒,才能喝这酒,所以价格高点也就高点,他们也负担得起,主要是要衬托那个人的身份。”
“说白了,普通的酒就是赚普通百姓的钱,但是名酒的话,就是赚那些有钱人且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钱!”
“不在乎你的酒内容是不是一样,他们只在乎自己喝了这酒能不能体现出自己和其他人身份不同!”
“不过你现在估计也理解不了这些事情……”
周界这番话语也引起了叫好声。
等他一看,发现门口居然站着李善长。
除了李善长,旁边还站着刘伯温。
两人皆是眼神中透出一丝光芒望着周界,道:“丞相大人真的是好口才好思维啊!没想到不只懂得文采,也懂得经商!”
曹知县见到两位大人物出现连忙行礼。
但刘伯温和李善长却笑着摆了摆手说他们是作为周界的老朋友,来这里蹭顿饭吃。